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郑州商品房“限购”首日 23家违规房企遭通报

2011年01月07日 15:40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12月31日,市人民政府下发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通知》(郑政〔2010〕35号),提出了我市商品住房的限购措施。这一政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昨天,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管局)新闻发言人就媒体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对该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限购”只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郑州晚报:我市出台这样的商品房“限购”措施有什么样的背景?

  市房管局:2010年,针对我国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的实际情况,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发10号、国办发4号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从我市的情况来看,去年以来,郑州市房地产市场处于开发投资增速,市场交易活跃,供求关系偏紧,房价上涨较快的发展态势。1~11月份,市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543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8.45%,较2009年商品住房销售均价4580元/平方米高出了852元/平方米。2010年10月,我市市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达到607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85%,同比上涨26.42%。11月份,市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达到6176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71%,同比上涨27.34%。同时,1~11月份,商品住宅累计可售面积为222.53万平方米,较10月底减少10.12万平方米,商品住房供求比为0.87∶1,供求关系依然偏紧,进一步助推了房价上涨。

  在此情况下,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出台我市新的宏观调控政策,采取临时性的行政干预措施,通过“限购”方法,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供求紧张局面,遏制投机投资行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趋势。

  “限购”区域住房供求关系较为紧张

  郑州晚报:为什么在这一区域采取“限购”措施?

  市房管局: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人口过密区域暂定为农业路以南、桐柏路以东、航海路以北、未来路以西区域。目前,这一区域内有较多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或正在开发,或正在销售。同时,我市正在实施的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大多集中在这里,有近30个旧城改造项目在逐步实施,还有不少存量土地可以供应。

  在这一区域内,也集中了我市较多的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吸引了大量购房人群,导致住房供求关系较为紧张,推动该区域房价过快上涨。为此,在这一区域内需要实施更为严厉的“限购”措施,即:具有本市户籍的居民和能够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可以在人口过密区域新购一套商品住房。

  没有对非本市户籍居民采取“停购”措施

  郑州晚报:想在我市购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市房管局:通过对我市房地产市场交易信息系统的监测,我们发现有部分外地居民在我市一次性购买多套商品住房,多少具有投资或投机的因素。但是,我们也考虑到郑州市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的省会,在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吸引和接纳外地人员到我市来进行投资和创业。为此,针对非本市户籍居民,我们并没有完全采取“停购”的措施,而是允许其在非人口过密区域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同时,考虑到能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已在我市生活就业的实际,允许其根据自身工作和生活需要,有选择地在人口过密区域或其他区域新购1套商品住房。

  只对新购商品住房行为实施“限购”

  郑州晚报:在实施“限购”措施时,没有将居民原有住房考虑在内?

  市房管局:受信息系统局限,目前我局仅能掌握到居民在市区内拥有的住房情况。无论是本市户籍居民还是非本市户籍居民,在我市所属县(市)以及外地市拥有的住房情况,我们还无法掌握,这是全国目前一时未能解决的问题。因此,考虑到政策实施的公平性问题,只能对新购商品住房行为实施“限购”。这是已出台“限购”政策的城市的普遍做法。

  目前,其他已出台“限购”政策的城市中,也有城市在实施“限购”时,将居民原有住房考虑在内,但从我们了解到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其执行程序较为繁琐,效果并不理想。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