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人民日报:房价上涨 他们为何淡定?

2011年01月10日 08:2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陆清云,80后,和老公一起,租房过日子,到处去旅行。没车,没房,没钻戒,她却很幸福。

  王浩,70后,在上海的河南人。坚持不啃老,省吃俭用,攒够首付,买了套92平方米的房子。

  李勇,80后,在北京的山东人。坚持先创业,然后再买房,经了风雨,成了事业,买了套100平方米的房子。

  你买,或者不买房,房子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急,或者不着急,房价就在那里,时缓时急。

  你拼,或者不打拼,青春就在那里,有晴有雨;你啃,或者不啃老,父母就在那里,日渐老去。

  人生如梦,房子神马,都是浮云。百年过后,能否豪言:也曾奋斗,也留痕迹?

  80后小夫妻——胡育鹏、陆清云

  陆清云和胡育鹏生活在广州。小陆在一家著名的视频网站工作,小胡则做汽车销售。他们不是本地人,对这座城市,虽说不上处处满意,却有一处觉得舒心:住得挺好。

  “我们住天河城,市中心地段,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面积75平方米,两室一厅,厅还挺大。离我们俩单位都近,去上班,哼着歌、散着步,10分钟准到。超满意!”

  这“超满意”的房子是租的。尽管月收入两三万,但这对80后小夫妻的信条却是:不买房。

  “我们认真讨论过这件事。”陆清云,这位2008年毕业的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说,“结论是:租房比买房更符合经济理性。”

  胡育鹏的阐释更形象:房子不是人生的保险箱。“谁能保证房价永远涨?高位买了房,跌了怎么办?看看美国、日本,不是没先例。如果有200万,可以考虑买;可我们没有,贷款买房,必须透支自己的发展前景,机会成本太高了!”

  小陆则算了一笔细账:假如选择买房,首先就得“啃老”。双方父母都生活在二、三线城市,毕生积蓄加一块儿不过三四十万。这一啃,立马啃个精光;然后,小夫妻这几年的积蓄,也得全拿出来;最后,每月的月供,就得把两人牢牢按住,如五行山下的孙猴子,再也动弹不得。

  “竭两代六口之力,舍夫妻事业空间,只换一堆砖头,而且未必增值,您说划算吗?”胡育鹏发问。

  “人的增值重要,还是房子增值重要?”陆清云补充。

  显然,他们选择了前者。2009年,他们各自换了工作,从北京转战广州,薪水翻了一倍多。

  有人说,自己的房子,住着才有家的感觉。

  “我就不赞同这个说法。非得天天看一遍房产证,才能确认:噢,这是我家?”小胡说。

  “有爱人,有书,养些植物,挂上朋友赠的书法,简单家具简单生活,这就是家。”小陆说。

  “郊区买房、每天赶路、累个半死,跟我们身居繁华、来去轻松、面积适宜比,哪个生活品质高?”

  两人都认为:千万别把人生困在一所房子里。

  “身边传来谁谁的房子又涨了的消息,我们从不眼红。他们的增长也只是数字,生活质量没有变化。我们追求的是充满未知的生活。我们有周游世界的梦想。20年后一回头,即便没赚到房子,但拥有了丰富的人生,那也没有遗憾。”

  一年里,由于生活负担小,他们去了成都、青岛、肇庆、珠海、香港、九寨沟旅游。明年计划去黄山和日本。“家长觉得我们去趟九寨沟花一两万太浪费,我说,嗨,不就是一平方米的房子吗?用别人的一平方米换我们的开心,这多划算!”小陆笑着说。

  陆清云闲下来,最爱的是旅游、读书、上网看视频。“我看过比尔盖茨一个演讲,他自问:40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我应该做点什么?40年后,他已经死了,可他没有拘泥于小我。我不羡慕他有钱,而羡慕他的这种大境界。我们要有精神追求,不要有意无意夸大生活压力,做它的奴仆,让它占据自我。”

  2009年8月7日,他们结婚。没有大摆宴席,没有买钻戒,没有车,也没有房,“裸婚”的他们,有的是乐观和希望。

  他们选择简单而洒脱的生活。

  [1] [2] [3] [下一页]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