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广州深圳引领珠三角一体化 “大三角”影像清晰

2011年01月20日 09:3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富裕的地方在广东,最贫困的地方也在广东”,是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道伤痕。

  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分割等严重制约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全局性难题,面对“十二五”开局,在过去多年富有成效的工作基础上,2011年伊始,在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再次强调要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回溯2010年,广东借助全方位启动“珠三角一体化”和“双转移”的持续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成绩斐然。

  这一年,广东全面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增强城市群整体竞争力。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积极推动其他重要经济圈建设,加快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这一年,广东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互利共赢的原则,完善协调联动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和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突破口,以广佛同城化为引领,深入推进“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建设和合作。

  这一年,为了全面部署贯彻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力度,广东出台工作方案,推动“四年大发展”。其中“十大工程”中“慢”、“快”相结合的珠三角轨道、绿道“双道”建设,更是成了“四年大发展”的重要推手。如今,随着广佛、广珠城际轨道的开通和年票互通,“三环八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绿色廊道网络体系正在促一体化形成。

  这一年,继续深入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工作。珠三角带动粤东西北地区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园区效果初显。全省34个省产业转移园已累计吸引各类企业签订正式投资协议项目1910个,在建及建成项目1554个,建成项目1104个,全省34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实现工业产值1850亿元,税收1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88%。

  “双道”建设,年票互通一体化元年成果凸显

  在《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动员会上,汪洋书记强调:“珠三角一体化不是等同化、同质化、一城化。关键是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在珠三角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体制环境。”同时,黄华华省长表示:“加快形成‘广佛肇’经济圈、‘深莞惠’经济圈和‘珠中江’经济圈,突出在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一体化上下功夫,以增强城市群整体竞争力。”

  对于珠三角一体化的系统谋划和全方位推进正是始于2010年。这一年,可谓珠三角一体化的元年。

  2010年,珠三角“五个一体化”规划出炉,为珠三角长远的一体化描绘了蓝图,明晰了具体的路径。强调在珠三角未来的城市建设中,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使公共交通使用最大化的居民或商业区规划设计方式———TOD开发模式将成为重要路径。

  随即,省内轨道、绿道———“双道”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自2010年起,广东将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珠三角率先建成总长1690公里的6条区域绿道,各市将规划建设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并与6条区域绿道相连通。截至目前,珠三角各市累计建设完成省立绿道2372公里,市与市之间的18个城际交界面全部实现省立绿道互联互通,省立绿道沿线共新增绿化1572公里。能够增加约30万个就业机会,带动社会消费约450亿元。

  “广佛肇”、“珠中江”实现区域内年票互通。下一步将推进深莞穗三地年票互通,为珠三角核心区域的经济生态圈建设提速。广佛、广珠城际轨道相继开通运营。广佛同城,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

  广珠城际轨道的开通,彻底结束了珠江西岸无铁路的历史,使广州、佛山、珠海、中山、江门等5个珠三角城市实现“一小时互达”,珠三角开始加速迈向“超级经济体”。

  2010年,珠三角一体化在若干重大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小三角”之间的坚冰开始消融,珠三角的其他城市,在三大都市区内部找准角色定位。“广佛肇”内,形成多中心梯度分布的空间发展格局,佛山在广佛同城化中发展;“深莞惠”内形成以深圳为核心,东莞、惠州为辅的多中心点轴发展格局;“珠中江”内,则形成多中心均衡分布的空间格局。

  “大三角”的影像日渐清晰。广州、深圳共同引领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继续向珠三角、全省乃至更大的区域输出更多的文化、科技、教育等优质服务;深圳则要打造创新型综合经济特区,建设国际化城市。在带动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上,利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势,向珠三角其他城市延伸,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的区域产业集群。同时进一步加大《城乡规划》实施进程中的粤港合作。

  粤东西北GDP增速超全省转移园区效果初显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面临转型的广东率先在全国提出的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双转移”)举措在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中起到关键作用,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政策更是形成合力,助推区域协调发展。

  在珠三角一体化取得卓越成绩的同时,粤东西北地区发展也得到了提速。目前粤东、粤西和山区五市生产总值增幅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6、0.9和11.5个百分点。粤东和山区五市人均GDP增速分别比珠三角高2.2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粤西与珠三角持平。

  河源曾经是广东欠发达地区的缩影。而今,它的崛起又成为广东区域协调整体成效的标志。去年河源GDP增长13.5%,工业总产值增28%,财政收入增24.3%,外贸出口增21%,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和“十一五”目标。清远,这个曾经的发展“寒极”,2010年也以18.3%的经济增速第三度摘得广东GDP增速桂冠。仅去年的重点项目庆典暨投资推介会上,就有总投资额逾500亿元的221个重点项目剪彩、奠基和签约。

  2010年,广东继续深入推进劳动力和产业“双转移”,各产业转移园区成效初显。这一年,产业转移园进入翻番时代。预计全省34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工业产值1850亿元,税收1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和88%。34个省产业转移园已累计吸引各类企业签订正式投资协议项目1910个,项目数是2007年底的4倍,协议总投资达到4041亿元,是2007年底的9倍;在建及建成项目1554个,投资额约2340亿元,其中建成项目1104个,投资额约1074亿元,建成项目投资额是2007年底的20倍。

  -数说

  ●2372公里

  珠 三 角 建 成 绿 道2372公里,珠三角九市编织成网,绿色廊道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2700公里

  珠三角地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2700公里,“广佛肇”、“珠中江”实现区域内年票互通。

  ●40分钟

  广佛地铁开通,步入“同城生活圈”。往返两地中心城区的时间缩短至40分钟。

  ●1小时互达

  广珠城际轨道开通,结束珠江西岸无铁路历史。广州、佛山、珠海、中山、江门珠三角5市实现“1小时互达”。

  ●增长104%

  “双转移”效果初显。据预计,2010年,全省34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实现工业产值1850亿元,税收1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88%。

  见习记者 谢梦

  记者 谢思佳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