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无房结婚难 父母宁住敬老院也要给儿子买房

2011年01月26日 14:10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姓名:李玲年龄:48岁籍贯:山东莱芜感言:“没有房子,没人愿意和我儿子结婚。”

  “八宝豆豉”、“大庄烧鸡”是李玲身边最醒目的行李,她是莱芜人,今年48岁,这是她在临沂打工的第六个年头。

  李玲在临沂的一家板厂打工,之所以选择临沂,用李玲的话说,只有这里板厂的工作适合她干。她的丈夫在一家板厂从事管理工作,一个月大概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加上她近2000元的收入,他们的日子应该还算不错。

  李玲还是觉得钱不够用,她有一个梦想———攒钱给儿子买房子。她的儿子在青岛从事物流工作。给儿子在青岛买一套房子,这是他们夫妻俩最迫切的愿望。

  儿子今年25岁,还没有对象,李玲夫妻俩很着急,“没有房子,没人愿意和我儿子结婚。”李玲说。

  谈到这里,李玲的眼眶里有些泪光。青岛的房价太高,即使加上所有的积蓄,他们还是不能在青岛买一套小房子。李玲告诉记者,为了给儿子买房子,他们可能会将老家的两套房子卖掉筹钱。

  不过,卖掉房子后,李玲夫妻俩将无家可归。李玲似乎并不在意,她轻描淡写地说:“卖了房子后,我可能会去敬老院!”

  青岛的房价已经远远超出了李玲一家的承受范围,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李玲也不知道,她的儿子也知道目前的状况,回到老家成家或许会变得轻松些,但是如何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抉择,谁也不知道答案。

  李玲每年都会带几箱“八宝豆豉”、“大庄烧鸡”等临沂特产回老家,这些特产虽然很好吃,但是也道出了他们心中的苦涩。

  明年正月初六,李玲就要回来继续工作,对她来说,路还很长。未来究竟会怎样,她不知道,但年关近了,他们一家要回家过年。(记者 王健)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