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多地楼市限购令密集出台 执行力备受关注

2011年02月17日 09:5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元宵节前一天,北京市的“国八条”实施细则终于落地,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限购。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京版的“国八条”实施细则与业界预期一样:比“国八条”更加严厉。按照京版的实施细则,从今年的元宵节开始,金钱将不再是决定买房能力的惟一条件,户口、已拥有的房产数量、五年以上的纳税证明都将成为在北京买房的基本门槛。

  业界也早就预测,有更多的城市将会参照京版实施细则制定本地的楼市调控政策。

  升级版的住房限购令

  从某种程度上说,京版实施细则就是住房限购令的升级版。

  尽管今天公布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共有15条具体措施,但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第十条:

  自本通知发布次日起,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家庭,下同)、持有本市有效暂住证在本市没拥有住房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

  这也就是说,多套购房、外地人购房开始受到严格限制。

  2010年4月30日北京也曾出台过限购细则,不过那次还只是针对纳税不满1年的外地购房者,手段只是限贷,购房者仍然能够全款买房。但是这次的限购细则不仅把纳税年限提升至5年,而且也由限贷转向限购。

  那些没有北京户口,但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家庭,如果没有5年以上的缴税记录,即使身家再高,也不可能在北京购房;那些没有北京户口,但在北京已经拥有一套住房的家庭,也失去了再购买住房的机会;有北京市户籍且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在新政策之后最多也只能再购买一套住房。

  “前几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主要针对的是投资投机性购房,以为把这部分需求剔除,就能保持供求的平衡,现在看需求太复杂,仅仅打压投资性需求还是不够。”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说。

  胡景晖告诉记者,从北京市出台的“国八条”实施细则来看,基本思路是一方面打压投资性需求,另一方面对自住型住房需求做出一些延缓。

  “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住房供不应求的局面总也得不到解决,从而总也无法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胡景晖说,现在北京的思路就是希望通过把正常的住房需求进行分类对待,把住房需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为加大住房供应赢得一个时间差。在压制需求的这段时间内,尽快把保障性住房提上来,以求实现住房供求的平衡。

  配合限购政策,北京的实施细则中对第二套住房贷款政策也作出严格规定,各金融机构和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要切实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的政策。

  在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看来,北京市的楼市调控实施细则比“国八条”更严厉。他认为,限购的政策肯定只是临时性的调控措施,未来对投资性住房需求肯定是长期压制,但对正常住房需求不会延续限购的做法。

  在供应层面上,此次北京市的实施细则规定,2011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占全市住房供地的50%以上,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年度供应总量的70%。

  此外,“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计划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100万套,要比“十一五”翻一番。

  “不要低估这个政策的影响。”陈国强说,如果北京的楼市调控实施细则能够很好地执行,市场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在压制购房需求的这段时间,保障房的加大建设将会改变房地产市场的格局,房价上涨的势头会得到遏制。如果住房供应充足,即使未来限购的政策撤出,也不会出现房价的报复性上涨。

  在北京的楼市调控实施细则公布之前,市场已经有了变化。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春节后的首周2月7~13日,北京楼市成交量明显降温,其中期房住宅成交量仅为740套,现房住宅成交量为161套,而二手房更是仅成交了3110套,环比春节前最后一周分别下降了65.6%、54.5%、59.5%。而市场总成交量更是从春节前最后一周的10177套下降到了上周的4011套,下跌了60.6%。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