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沪房企率先启动新一轮降价 星星之火能否燎原?(3)

2011年02月24日 20:5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焦点三:投机炒房在房价走高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牛凤瑞观点:住房价格上升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需求刺激

  牛凤瑞: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它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市场需求的刺激旺盛。它卖不出去的话必然要降价,降价的结果是什么呢?是需求量上升,供给也相应的下降。价格上升说明这种产品也供不应求,需要开发商有更高的回报,有更多的要素的投入增加有效供给,达到一个更高水平平衡。实际上这是一个基本规律,没有说价格越高越说明供给越旺盛。

  怎么样看到呢?投机或者炒房的在这里面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房价上涨的时候,它有强大的下家接手的,升值的空间比较大的时候这是炒房它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如果它炒房不赚钱,买了房子马上房子价格也下来了,他就不会去炒。炒房者本身对价格的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现在我们也控制房价,所以对这种现象是特别令人讨嫌的。

  资本是逐利的,哪个领域的投资回报高,资本自然趋向这个领域,应该说这是正常的,这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一个基本形式。不可能哪个领域投资回报低我就大量的投资,说明什么?说明过去我们只有在计划经济体制,那阵计划不符合客观形势的情况下才产生这种情况,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情况下,我们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的话,我们就应该尊重这种价格杠杆,价格信息给我们提供的导向而不是相反。

  周建成观点:土地稀缺是根本原因 价格是衡量稀缺性的指标之一

  周建成:现在跟我们接触的很多企业考虑最多的,说实话不是价格或营销策略,更多的还是一些积极的措施,比如区域拓展,比如商业模式转型。他们在拿地方面的节奏以及冲劲并没有显著降低的趋势。需求方面,有投资需求,投机有可能给需求整个火上浇油,这只是我们很多居民看到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实也很重要,供给方面,我们接触到的很多企业大型的集团不涉足房地产业的很少很少,大量的外行企业涌入房地产业进行开发,也就是说需求这部分的确有很多钱往进涌,供给方面也有很多钱往里涌,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两个方面都要看到。

  至于说房价,我们知道房地产是一种资源性的产品,土地是它的根本。我们有一个共识,土地越来越稀缺,而价格是恒量稀缺性的一个指标。我们一方面我们说土地越来越稀缺,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求以土地为基础的房地产要降价,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所以,资源性产品在越来越稀缺的时候,价格上涨它是一个客观规律,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陈及观点:调控已经定调住房不属于投资品 不应被炒作

  陈及:房地产企业拿地还是比较积极,是建立在对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预期上。现在很多人包括很多房地产企业依然没有放弃这点。这么些年以来,我们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一直在摇摆不定,起伏不定,房地产企业似乎也找到了好像某种规律,就认为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出于拉动GDP就业的需要,可能投鼠忌器,之后总要打开闸门让房地产企业肆无忌惮。这次恐怕依然会有相当浓厚的市场心态。

  我们要注意的是,最近以来,中央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基调已经明确地把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就定位于这种基本的住房需求,它不属于投资品,它不应该被炒作,恰恰是中国土地稀缺性所决定的。一旦疯狂炒作起来,那么中国的18亿亩的土地红线就无法保住。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走一下全国大中城市就可以看到,过去这种无数的天井良田,包括城市周边的菜地都变成了连绵起伏的房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以土地的稀缺性为由,认为价格上涨是无以复加的单行道,我认为这个就比较不经推敲了。因为我们知道在这个市场上,全世界的房地产市场都经过大大的跌落,包括香港97年前后,使中产阶级成为负资产阶级,房地产资产价格本身也是具有市场价格变动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