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多家银行对首套房贷执行基准利率

2011年03月21日 13:11 来源:桂龙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新“国八条”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在限购对楼市的强大威力逐渐显现之时,取消首套房贷8.5折利率优惠的消息,让原本已陷入寒冬的楼市“雪上加霜”。业内人士分析,取消8.5折利率优惠,首套房贷执行基准利率,威力相当于5次加息,首次置业者的购房成本大幅增加,将会加重楼市观望情绪。

  现象

  多家银行取消8.5折利率优惠

  楼市调控不动摇,信贷手段持续发力。3月11日,记者从农业银行某分行个贷中心负责人口中了解到,限购令正式实施后,网点每天接到的房贷业务基本为个位数,有时甚至为零。“3月后,农业银行首套房贷8.5折利率优惠全面取消,来办理房贷的客户都是执行基准利率。”该负责人道出了个中原委。而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向南宁多家银行咨询,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均表示,目前只能按照基准利率来办理首套房按揭。

  多家银行对首套房贷执行基准利率,南宁部分银行还有优惠,但优惠幅度已经很难达到8.5折,而且申请条件也相当苛刻。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征信系统显示购房者资金信用良好,最多能申请到9折的优惠,但批复有一定难度。在交通银行,购房者目前最多能申请到9.5折优惠,前提是必须购买该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记者从华夏银行个贷中心了解到,目前还接受首套房贷8.5折优惠的申请,但是否能申请到充满变数,并且总行目前正在制定提高利率的文件,一旦文件下发,利率就会提高,而办理手续全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有变动,将按最新政策执行。据记者了解,有个别小型的商业银行因为房贷利润空间不大而退出房贷市场,不再接房贷业务。

  分析

  助力楼市调控 信贷偏紧成常态

  根据国家目前的房贷政策,对利率的规定只有最低限度,即首套房利率最低8.5折、二套房上浮10%、三套房及以上停贷,在此前提下,银行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其中就包括对首套房贷利率优惠幅度的调整。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包括4大行在内的大部分银行取消首套房贷8.5折的利率优惠已成定局。对此,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王中昭分析认为,3方面的原因促成8.5折利率优惠时代的终结。一方面,由于央行决定2月24日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中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9.5%的历史高位,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3500亿元左右,压缩了商业银行可供放贷资金的规模。另一方面,央行自去年到目前为止多次加息,又使得商业银行中长期存贷利率差缩小,放贷利润变薄,银行利润空间不断受挤压。由于两方面的挤压,银行为了提升利润空间,从提高贷款利率入手,以达到“以价补量”的目的,减少部分利润损失。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央对楼市的调控决心很大,而银行信贷又是重点调控手段,取消8.5折利率优惠正是顺应中央的调控政策。

  一股份制银行的个贷部负责人也表示,今年楼市调控力度加大,信贷偏紧可能成为常态。  

  影响

  购房成本增加 观望情绪更浓

  对于购房者来说,在首套房贷利率优惠取消及加息的双重“夹击”下,购房成本已经大幅上升,实现买房梦想难度加大。

  购房者吴先生本来打算近期买套房结束租房生涯,但听说现在贷款已经申请不到8.5折利率优惠了,置业计划只好暂时搁置了。他说:“房价没有降,房贷利率优惠又没有了,每个月就要多交好几百元,买房成本更高了,还是等等再说吧。”

  南宁宝资天项目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宇航认为,8.5折利率优惠的取消,继续加重买房人的观望情绪。他分析,在限购的影响下,外地人和投资者基本被排除在市场之外,而首次置业者目前肯定不会马上出手,而是静观市场的走向。

  3月13日下午,记者在江南一些楼盘售楼部看到,看房者寥寥无几。某楼盘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限购后,他每天接到的购房者不到10组,这些购房者多数只是来看看,出手的极少。

  算账

  50万元房贷

  月供多交300元

  8.5折利率优惠的取消,首次置业者的买房成本在加息后进一步提高。

  以一笔20年期按揭贷款来计算,执行基准利率为6.60%,利率从8.5折调整为基准利率后,实际贷款利率从5.61%跳升到了6.60%,增幅为0.99%,接近1%。按照上次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加息的幅度,相当于一下子加了5次息。以贷款50万元为例,每个月的月供要多交286.79元,20年将多交68828.64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