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2011昆明春季房交会:开发商适时调整产品结构

2011年04月14日 10:57 来源:昆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4月14日,2011年昆明春交会大幕拉开,作为今年的第一次房交会,其面临着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复杂开局。在信贷紧缩及限购令的强力制约下,刚需成为支撑市场的主力,投资客以及不少改善型需求受到抑制,让2011年初春的楼市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该不该买房?如果买,该买什么样的房子……类似问题已经成为购房者时常挂在嘴边的热点话题;销售萎缩怎么卖房?卖哪些类型房?客户群的需求是什么……这些话题也同样困扰着开发企业。

  春交会的开幕无疑让这些问题的解答有了一次好机会。从目前看到的项目来看,楼市将是全线产品出击。开发企业试水新项目以及忙“蓄水”成为了本届房展的主题。

  三大变化呈现春交会

  “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规模大”, 易事达(中国)地产顾问副总经理陆韬认为。首届春交会参展地产企业还不足10家,而今年从媒体报道的参展情况看,参展规模接近秋季房交会。

  其次是产品变化大。过去由于影响力的原因,很多有品牌的开发企业及高品质的项目不愿意来参展。但今年受调控影响,昆明房地产市场难现去年年末的火爆场面,基于这种市场氛围,开发企业也愈发谨慎。不论是本土的,还是州市的,即将推盘的都积极参与展示会,寻求市场机会。

  三是产品更加丰富。过去参展大多是普通住宅,今年则是多种类型都有。不仅有位于城市里的城中村改造项目、都市住宅,还有城市商业化、综合体,周边县区楼盘也积极参展。甚至还有针对国内市场的外销楼盘,包括一大批旅游地产项目,产品类型得到极大丰富,春交会真正成为昆明房地产发展的一个缩影。

  掌握市场迫使提前“试水”

  出现这些变化最大的原因就是政策调控。

  从参展的一些省外企业来看,外地企业过去主要 集中在其他区域,影响力也局限于当地。当战略布局调整到云南时,需要首先在昆明这个最大的市场寻找展示机会,于是春交会成为了一个比较好的平台。

  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则是充分利用本土窗口,抓紧展示。今年昆明受限购影响,及城中村项目将集中发力,市场环境及竞争更加激烈,需要加大营销力度,于是对过去不太“感冒”的春季房交会参展有了激情、冲动。

  对于参展的州市企业而言,当地市场容量有限,需要通过对昆明的展示,吸引投资者,寻找市场机会或市场价值。

  于是出现了春交会参展火爆,大家共同竞技昆明市场的局面。

  除了受市场影响迫使开发企业参展以测试市场,了解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外,提前参与展示,更好地应对变化,提高认知度,对未来有更充分的准备,这是开发企业参展 的最大目标。

  陆韬认为,面对年初楼市的严峻局面,一些企业对未来的市场发展的把握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寻找依据。参加春交会可增加一次展示环节,从而面对市场挑战。通过提前“蓄水”,了解市场的不确定性,为以后营销有更充分准备。相信到了秋季房交会,很多企业都将完成摸底及调整工作,参展规模将更加“爆棚”。

  房价仍难较大松动

  不管是对于开发营销计划来说还是购房者购房计划来说,春交会的成交情况无疑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特别是各个楼盘极力争取的刚需购房者,他们对调控前景以及楼市走向的心理预期,将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房价是否松动是一个重要关注点。

  陆韬认为,昆明市场目前仍是以刚性需求为主,投资泡沫与沿海城市相比不大,市场主力不是投资投机性需求。此外,地价、建设成本不断增高,开发企业建设成本难以下降,这些因素导致房价不会出现较大松动。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需要稳健发展的行业,出现大幅度的降价及成交萎缩,不仅影响行业发展,而且也将波及相关的产业链。从行业发展及宏观经济来说,大降价不利,也不允许。但是不断高攀的房价,会让普通购房者无法承受,难圆安居梦。因此,国家调控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一手抓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手抓规范房地产市场,遏制房价上涨过快。

  从开发企业层面来看,由于前几年销售所积累的资金很充裕,目前真正感到吃紧的开发企业并不多。但持续的调控很可能促使开发商在营销策略上做出转变,房价或将出现微幅松动,开发企业直接降价的可能性不大,多数将以特价房源、优惠促销的方式体现。

  适时调整产品结构

  “没限购之前,产品面广、客户多,目前必须适时调整产品结构”,陆韬说。限购后,只能针对一群拥有购买资格的人,要根据产品需求变化进行住宅开发。过去大家热衷于开发小户型,作为投资性住宅,现在受限,投资者及购买者减少,城市高附加值产品将成市场主流。

  对于限制区域内的本土市场销售,从调查的数据来看,第一次或第二次置业的购房者,要求实惠、性价比高的产品,市场需要更加规范的、环境好的,物业服务各方面都好的优质房产。

  对于不受限购影响的城市周边物业,如安宁、嵩明及滇中一小时车程的城市,由于目前投资渠道单一,大多数人还是将希望寄托于房地产上,因此可以针对投资型购房者进行产品调整,满足市场需求。(记者 吴劲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