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业主中介联手一房两卖谋利

2011年04月15日 10:5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今年的元旦开始,广州的二手房交易就进入了网签时代,而网签举措出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防止“一房多卖”。日前本报接到买家报料,指在签订了合同之后,在银行贷款审批期间,业主竟将房子“一房多卖”。本报追踪事件前后因果,发现除涉及交易流程违规因素外,调控背景下的住房买卖纠纷,因外部客观因素所致的情况有所增加。在限购、限贷、信贷收紧之后,不少二手交易的交易周期都有所延长,历时半年都尚未交易过户的情况也不算少见。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楼价的一路上涨,让业主开始心理失衡,一方是迟迟不能交易,一方是高房价的诱惑,毁约的行为越来越多。在这种状况之下,购房者的权益该如何保障?

  天河区某高校的吴老师日前致电本报,称在买二手房时遭遇中介一房两卖,已支付的定金及服务费却至今未退还。他多次与中介及业主交涉,但对方却屡屡推诿回避,更让他愤怒不已。

  付定金5个月后房被转卖

  据了解,去年10月18日,吴老师通过广州市正富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与卖家张先生签署三方购房合同,以总价87万元的价格,购置位于天河区五山路金富苑一套单位,随即交付了3万元的定金给业主,业主出具了收款收据。同时,向中介交纳了1.305万元的中介服务费。随后,吴老师还委托正富地产代为联系按揭公司办理按揭业务,并交纳了7130元的代理服务费。

  由于吴老师申请公积金贷款,今年1月25日,按揭公司告知其银行贷款审批通过,已出具同贷书。距离10月时签下购房合同,刚好三个月。随后由于临近春节,时间安排冲突,双方多次约定去房管局递件未果。吴老师表示,春节过后他每过一周就打电话给正富地产,也打给业主催办递件,但对方互相推诿,业主让其找中介,中介则说业主不接他们的电话,或者说业主没有回电话。一直拖到3月底。

  直到3月31日,吴老师心生怀疑,通过广州市房产交易管理中心查册,方悉他所购买的房屋已于今年3月1日易主,买家是一名罗姓女士。吴老师表示,正富地产和业主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和正常程序,一直将其正常诉求置之不理,并互相串通,一房二卖,欺诈消费者,在这段时间,在未解除购房合同的情况下,中介公司和业主合谋又将房屋以高价出卖给他人,并于3月1日完成房产过户手续,并且将这种结果一直隐瞒到3月底。

  中介业主极力回避

  记者随即就此事致电正富地产李经理,接通电话听清来意后,对方以稍后回电为由匆忙挂断电话,此后记者多次致电,均无人接听。而该房卖家张先生在接到记者来电后,对记者询问也极力回避,称有什么事就找正富地产,都是他们代为操作的,不关他的事。

  记者了解到,事情发生后,中介和业主方从未主动找吴老师办理退回定金及服务费事宜。并称后续事宜交由该中介所聘律师处理。从去年10月到如今已事隔半年,金富苑小区同样类型的房子网上售价已是120多万元。

  吴老师称,如果当时中介和业主提早告知并解除合同,他还有机会及早寻找其他合适的房子。而如今他不仅无法收回已交纳的费用,还错过了在今年市场价格变化前的最佳购房时机。吴老师表示,如果中介、业主再不配合协商的话,将到法院提起诉讼追讨相关赔偿。

  -专家说法

  “一女二嫁”操作违规

  去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频频,不仅有限购条款的门槛,且信贷收紧也对市场成交造成影响。而信贷审批时间延长,是否影响了二手市场的成交?对于二手房市场成交中的纠纷现象是否也因此增多?

  满堂红地产市场部高级主任沈锐培表示,在今年各政策细则未明确前,对于二手市场成交确实有影响,观望气氛导致一些卖家出货消极,反价现象也时有发生。而在广州细则出台后,春节前二手市场的买家惜售、反价现象目前已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投资客加紧出货,议价风潮渐起。

  对于公积金贷款审批用了三个月,是否影响卖家的成交意欲,导致了卖家要将房另外卖与他人?沈锐培表示,公积金中心审批流程用三个月是很正常的,而商业贷款审批时间稍短,但也需要一到两个月时间。近期交易周期延长的情况比较普遍,但针对该起卖家另觅买主的个案,他认为,这不是信贷周期延长与否导致交易纠纷的问题,而是代理中介机构的操作手法有违规。即使因客观因素无法成交,也应该先解除与第一买家的购房合同后,再进行其他交易。沈锐培表示,目前广州几大品牌中介机构在这方面的操作流程十分规范,像这种买家签订购房合同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房子又被转售他人的事情,基本不会发生。他建议当事各方应先协商解决纠纷,如无法协调可寻求相关管理部门介入。

  记者 李广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