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郑州购房者信心略高于全国 对现状较满意

2011年05月04日 13:57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郑州购房者信心略高于全国对现状较满意
    图片来源:大河网 今年一季度,郑州购房者总体信心略高于全国总体信心水平 李文波/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核心提示

  近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新浪乐居郑州站联合编制的《2011年第一季度郑州购房者信心指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报告》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郑州购房者信心略高,总体指数为106.5点,较全国总体水平略高出2.0点,高于全国总体水平。

  郑州

  楼市信心 略高于全国

  今年一季度,郑州购房者总体信心略高于全国总体信心水平,但市场信心处于观望期,消费者信心度稍高但仍处于低位。

  《报告》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郑州购房者信心总体指数得分为106.5点,较上一季度下降2.7点,但较全国总体水平略高出2.0点,较一线城市高出5.6点。而中国购房者信心指数采用两百点制计算,100点为购房信心指数的临界点,100点以下为信心不足,100点以上为信心较足,故而,2011年第一季度郑州购房者总体信心处于观望区间。

  这表明,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作为二三线城市的郑州较一线城市消费者信心度稍高但仍处于低位,市场观望气氛仍相当浓厚。

  具体到现状和预期信心指数,现状指数为112.6点,较上一季度提高7.7点,较全国水平高出10.3点;预期指数为101.5点,较上一季度下降11.2点,低于全国水平4.7点,说明消费者对现状乐观程度大于预期,对本地调控政策的落实成效持谨慎态度。

  全国

  信心回升 整体观望

  有赖于政策面的强势调控,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购房者总体信心稍稍回升。

  《报告》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购房者信心总体指数为104.5点,较上一季度103.8点上升0.7点。

  从购房者预期指数来看,预期指数较现状满意度提升明显,显示出购房者仍对后市有信心。数据显示:购房者现状满意指数为102.3点,预期指数为106.2点,环比上一季度有小幅度的上升,但是整体依然处于观望区间内。

  在信心指数的四个测评环节中,《报告》显示:购房者对于现状的满意度,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其中,经济走向指数上升6.5点,达113.9点;消费环境指数上升2.6点,达94.0点;购买力指数和供应水平指数则均上升0.5点,分别达到了103.1点和99.8点。

  在预期信心方面,经济走向、消费环境、购买力三项指标均有提升,有赖于政策面的强硬措施,购房者仅对供应水平预期信心持有疑虑,较上季度有较大幅度的下滑,至108.5点,进入观望区间内。

  全国楼市信心的回升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远影响。去年以来,国家开始下决心果断采取一系列严厉宏观调控措施,提高首付、加息、限购等一轮又一轮的组合拳,显示出中央调控的坚定决心和意志。因此刚性需求受到一定限制,投资投机需求得到有力遏制,市场正在经历深刻嬗变。

  分析

  楼市调控 重要影响

  在购房者信心方面,郑州市购房者对于现状较为满意,购房者的信心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大。

  根据信心指数的四个测评环节,郑州市购房者对于现状的满意度,在经济走向、购买力、供应水平信心指数方面高于全国水平,分别为125.7点、114.3点和114.0点,分别高于全国11.9、11.1和14.2个基点,表明购房者对现状较为满意,而消费环境指数仅为87.1点,低于94.0点的全国水平6.9点,说明通货膨胀对于经济水平欠发达城市的居民生活影响较大。

  而政府对楼市的宏观调控政策对购房者的信心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调查,对于购房者的未来预期,在经济走向、消费环境、供应水平信心指数上,明显呈下降趋势,信心表现不足,这三项指标分别为92.8点、82.4点和84.7点,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4、15.0 和23.8个基点,表明购房者对楼市调控给房地产市场及经济带来的压力以及未来经济和房地产市场走向的不确定性的担忧和观望情绪有所加重。

  《报告》分析:对于郑州市来说,由于其区位的特殊性及良好的城市发展潜力,房地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同时房价过快上扬也带来了一定潜在风险,2010年度郑州市住房价格增幅超过20%,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房价压力剧增,并被中央列为重点监控城市之一。鉴于此,郑州市政府2011年初,先后两次出台了“限购令”,由起初的二环内限购扩大到主城区六大区域全面限购。(记者 曾邦华 实习生 王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董元元】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