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保障房建设是场持久战 留得几分待来年

2011年05月25日 11:29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十二五”期间总共建3600万套保障房……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保障房建设压力不小。

  第一年,如果缺地,可以从土地储备中心调出几块“熟地”应对;如果缺钱,历年的土地出让结余还可以支撑, 那么,第二年,第三年呢?

  保障房建设,是一场持久战,今年仅仅是个开始。

  从1987年至今,郑志龙的工作生涯似乎注定与“拆迁”结缘。

  从温州市旧城改造指挥部拆迁处处长,到温州市拆迁管理办公室主任,再到现在的安居房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经历几乎就是一部温州城市拆迁史。

  不同的是,以前多为商业开发,现在则是为保障房奔忙。目的有所改变,工作并没有丝毫的减轻,甚至变得更加艰难。“干了这么多年,真是越来越难!”郑志龙感慨,“现在建保障房,最大的阻力就是拆迁。”

  拆迁,正是当下的社会焦点之一。种种拆迁纠纷不时见诸于媒体。

  “地从哪里来?我们这里人多地少,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开发,市区早已经没多少空地。现在可以说是‘逢建必拆’。”郑志龙介绍,建设保障房虽然并非像商品房那样出于商业目的,但是拆迁补偿一点不能减,拆迁难题一个也不会少。

  “这与拆迁政策有关。近年来,房价上涨比较快,市场变化快,但是政策跟不上。”与拆迁户长期打交道,郑志龙认为,地域特点甚至拆迁户的性格有时也是决定因素。

  在温州,祠堂庙宇比较多。祠堂庙宇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也不是给多少钱能解决的问题。“对方一般会要求我们实物安置,我们要么把它挪个位置,要么就是择地重建。”这自然又需要去安排土地,期间的沟通往往非常艰难。温州市人才保障房项目——聚英家园所在地块上,就有这样一座小庙宇。据温州市房管局有关人士介绍,两年前拆迁双方就开始谈判,但是直到近日,双方才达成协议。

  违章建筑的拆迁同样非常棘手。由于历史原因,温州的违章建筑特别多。有人估计,温州城乡接合部的建筑中至少有2/5属于违章建筑。但是拆迁的时候,一些时间比较久的房子不能说它违章就可以不给赔偿。“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郑志龙告诉记者,由于缺乏统一的补偿标准,纠纷很容易发生。位于龙湾区的瑶溪保障房项目是温州目前在建的一个保障房工程,项目规划中的第8组团大约有3.1万平方米的建筑需要拆迁,但其中合法建筑只有9000平方米,其余都是违建,且以厂房为主。这个项目不属于郑志龙的公司负责,据他了解,拆迁尚未开始,“肯定会让人头疼。”

  类似温州的这些情况并不鲜见。人多地少是我省不少城市的共同特点,包括保障房在内的城市住宅用地,往往只能通过不断地拆迁来腾挪土地。随着保障房建设规模的扩大,由此引发的拆迁问题可能也会增多。在为城市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保障的同时,为被拆迁者提供合理的保障也是题中之意。记者了解到,在瑶溪保障房建设规划中,部分住房被用于安置当地的拆迁农民。小区内的多个地块被辟为拆迁农民的三产用地。这将使他们在失去土地之后得到较好的保障。

  初夏时节,位于湖州市主城区南部的保障房小区都市家园里,杜鹃花开得正艳。记者来到这里,发现小区的容积率比一般商品房低多了,周边配套设施也让许多商品房汗颜:步行五至十分钟,便是莲花庄公园、98医院以及学校等。

  过去,不少地方往往把保障房选在偏远郊区,不仅交通不便,而且配套设施也不齐全。但是记者欣喜地发现,各地越来越重视社区配套建设,杭州、湖州、宁波等地正在有意识地将保障房建在便利的城区。

  在杭州,保障房的空间布局正在悄然改变。城北的三里家园小区附近是距离市中心武林广场直线距离不到4公里的黄金宝地,附近楼面价达到1.5万元以上,一个保障房项目今年选在了此地。这里有沃尔玛、华润万家超市,有直达西湖边、火车站的公交车,还有社区医院、学校。杭州最近规划了六个这样的公租房小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董元元】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