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观点:探索保障房融资新渠道

2011年09月06日 09:29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报5月25日至6月3日刊发了“各地创新机制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篇版联动系列文章;自6月23日起,刊发“来自保障性住房建设一线的报道”系列通讯;自7月24日起,刊发“保障性住房建设巡礼”系列通讯。这些报道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

  □注重民生银行金融创新的契机

  经济日报“各地创新机制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系列报道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工作重点,就各地目前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和渠道进行深入报道,充分展示了各地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紧缺的探索和实践。系列报道为银行业金融创新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平台,让我们了解到许许多多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新模式。

  一是贷款方式创新。保障性安居工程耗资巨大,多家银行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为保障性住房提供建设资金,这在天津、上海等地的实践已取得成功,探索出了可持续的融资支持模式。

  二是担保方式创新。2008年泰州市制定了《泰州市区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办理按揭贷款担保的操作细则》,泰州市阳光投资担保公司统一为符合条件的保障家庭提供按揭贷款担保。这一方式有效支持保障对象购买经济适用房。

  三是与其他金融机构共同探索融资渠道。国开行重庆分行利用总行平台,与外部信托、保险资产等各类金融机构,探索通过信托合作、保险资金债权计划等方式解决公租房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农行重庆分行探索保险资金、社保资金、民间资金等社会资本进入公租房建设领域的新渠道。

  四是以公租房开发建设和经营流程为切入点,从土地储备、开发建设、出租、销售四个环节着手,有针对性地提供账户管理、授信业务、网上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组合方案。

  报道的这些金融创新是银行业将工作重点转向民生领域的重大实践。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信贷支持力度,对商业银行而言是发展机遇,可以预见,未来民生问题会成为银行业发展的良机,成为金融创新的契机。(北京赛诺经典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曹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