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买房者“打酱油” 武汉房价年底“HOLD不住”

2011年09月14日 09:53 来源:湖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史上最大规模武汉房交会12日落幕,在最严厉的调控“组合拳”下,表现似乎很“HOLD住”(吃得消、扛得住):看房人潮火爆,但看的多买的少;大开发商扎堆吆喝,但秀的多折扣少。

  史上最大房展

  今年房交会有103个楼盘参展,几乎囊括了武汉七成以上的在售和即将推出的楼盘。开幕后记者探营,万达、绿地、百瑞景、华润、保利、福星惠誉……武汉能“叫得响”的开发商,基本都到齐。

  往年是一年两次,今年“二合一”,主办方介绍,今年房展是史上楼盘最多、房源最多的房展。

  这次房展也改变“房郊会”形象。三环内楼盘68个,超过历届房交会;三环外的郊区楼盘35个。城区楼盘不仅在数量上占大头,在展馆内也普遍占据有利地形。

  买房者“打酱油”

  房交会一开门就人潮汹涌。主办方统计,4天展会涌进8.6万人,比去年同期多出2万人,创下历年展会观展人数纪录。

  尴尬的是“看的多买的并不多”。主办方的数据显示,4天时间,新房和二手房认购863套,签订购房合同785套,其中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降25%。对比6年同期数据,这一“成绩单”仅排第3位。但往年均是春秋两届房交会,若按“二合一”计算,今年展会成绩排名垫底。

  史上最大,人流最多,成绩却黯然。数据的背后,是看房者“HOLD住”了。逛展期间,多数看房者表示,在“限购令”等政策调控下,本以为房交会将迎来楼市拐点,但参展楼盘却并没有明显降价。

  “本想在房交会上‘抄底’淘到便宜点的房子,但没想到几乎看不到‘低价房’。”房展首日,银行职员金敏逛了一上午,硬是没找到市区内合心意的房子。今年春节刚过,金敏两口子打算买个100平方米、7000元/平方米的房子,几个月来光售房短信就收到100多条,但跑到售楼部一看,楼盘都是“广告说的便宜买起来贵得多”。

  家住汉口江汉路的李萍是刚需族,计划在二环内买套100平方米左右的婚房。在展会上收集一大摞宣传资料后,李萍很失望,理想中的房子价格都在万元/㎡以上,且基本没得商量的余地。无奈之下,李萍决定再等等看。

  卖房者“躲猫猫”

  103个楼盘捧场房交会,创历史之最。

  展会上,一份免费发放的武汉楼盘分布图,清晰表明每一个楼盘的价格区间。二环内新房每平方米普遍过万,三环以内楼盘基本都超7500元/平方米。江汉区青年路、长江二桥江边的两个楼盘,均价高达3.5万元/平方米。

  在优惠、促销上,各楼盘力度也不大。部分楼盘推出了十套或几十套特价房促销,但附加有不少限制条件,折扣优惠幅度在9.5至9.9折之间,远不及2008年低迷时的“全线9折”力度大。

  相比明码实价的在售楼盘,不少楼盘在房交会上只是放出试探性的“气球”。房交会上,超过六成楼盘并未现场售房,售房员只是试探购房者对本项目的价格接受度。一品牌开发商一口气亮相三个楼盘,但只是推广没开盘。面对看房者的询问,售楼员热情地鼓动看房者参加认筹,写下其期望的房价。

  房价年底“HOLD不住”

  作为楼市风向标,本次武汉房交会呈现出买卖双方胶着的观望表情。遥望年底,武汉楼市走向何方?不少业内人士预测,年底楼市或将出现小幅下降。

  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叶学平表示,此次房交会上房价并未下降,直接加剧了楼市的观望情绪,而随着保障房建设的加快,其传递出来的信号会进一步影响部分刚需族的选择。与此同时,国家楼市调控政策没有改变,而越临近年底,受制于资金流和信贷紧缩,开发商的日子越发难过,为增加销量,开发商将被迫适当降价。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研究副总监李国政认为,国家对CPI的调控也将影响房价下行。作为调控CPI的重要手段,信贷、货币政策的收紧会缩减流入楼市的资金,进而影响房价随CPI下调。同时,近期还将有大量新楼盘上市,供应量增加,部分楼盘在销售压力下有可能会选择降价。

  武汉市房管局的一份分析报告则认为,在楼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武汉房价此前较快速度上涨的势头已经被压制。下半年楼市调控不减,少数小型企业将抗不住资金压力,会被迫采取打折、促销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记者 严运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