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民间资本告别炒房时代 银根危机开发商闹"钱荒"(2)

2011年09月15日 15:2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热钱退出炒房转向放贷

  “国家几乎已经把房地产资金所有来源都切断了,全国的房地产商纷纷跑到温州,希望得到温州民间资本的支持,我每天都接到三四个这样的电话,一天接待到访的好几批。很多人想募集温州民间资本。”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很多人眼中,周德文被视为温州民间资本的代言人。

  有报道称,房地产调控之下,楼市受挫,温州的民间资本纷纷抛掉手中的楼盘,大量退出房地产业。周德文则表示:“要更正一点的是,温州的民间资本并没有大量退出房地产,只是受楼市不景气影响,一些投资客把手中的房产销售掉一点,是因为自身的资金链比较紧张,并不是因为对房地产没有信心。”

  周德文说,从房地产退出的资金很多已经回归实业。“因为现在实业不景气,资金很紧张,从金融机构贷不到钱,而民间借贷的利率又较高,企业家权衡利弊,就抛出房子拿钱来救实业。”

  周德文表示,现在一方面有很多大房地产商找到他,想在温州推介楼盘,给出了比较优惠的项目价格,希望尽快回笼资金;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他在温州对接资本。不过,他也承认现在民间资本进入房地产业非常慎重,即使是进入房地产的前端,风险还是存在的,所以不像以前那么疯狂。

  事实上,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以温州作为风向标的民间资本的流向,悄然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最新发布的“最合算投资方式”问卷调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选择“民间借贷”的储户占到24.5%,从调查开始以来首次超越“房地产投资”跃居首位。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储户占比下滑至15.25%。

  据了解,2009年起,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每季度对储户进行“最合算投资方式”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房地产投资”一直居于首位,“民间借贷”则长期位居次席。今年以来持续的楼市调控及银行银根缩紧,令事情在第二季度开始起了变化。

  投资客进入理财时代

  尽管在一些温州投资客看来,“民间借贷”与“房地产投资”之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争抢民间资本的关系,而是相互交错转换。如不少温州炒房客看到现在民间借贷利率高,就将房屋抵押获得的资金用于民间借贷。但在当前房地产调控下,房地产投资趋势发生变化,已被认为是必然。

  “房地产投资趋势最重要的一点变化是,告别炒房时代,进入理财投资时代,即房地产投资的证券化。”高和投资董事长苏鑫认为。

  “五年前我们投资了一、二线城市的住宅,年投资回报率一般都能达到15%,调控后,年回报率绝不会超过5%。”苏鑫认为,原因就在于没有了投资杠杆,又相应提高了税收。从国外经验看,普通住宅是没有投资属性的,美国的普通住宅都是消费品。如果扣除通胀因素的影响,在100年的时间内,房价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仅为0.6%。

  “市场不好,考虑把钱抽出来做点别的。”一位起家于山西的人士从2003年以来,便开始转战京城,把手中一部分资金投向房地产,并在王府井等繁华地带拥有多处物业。“现在已经把王府井附近的那处高档酒店卖了。”该人士向记者透露:“投向哪里还在研究考察,目前的投资渠道也比较少,确实有点看不清的感觉。”

  真正的投资蓝海在哪里?苏鑫认为,应该是房地产投资的证券化。也就是说,由不动产的实物投资转向证券产品,如REITs、信托、基金等。据悉,苏鑫创立了首家人民币商业地产基金,并在一年多时间内,先后在北京收购了4个项目,完成30多亿元物业销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也关注了这一状况:“民间资本投资房地产呈现逐步从需求端转向供应端趋势,从购买房地产物业,住宅、写字楼、商铺,转向直接投资开发房地产、为房地产商提供过桥贷款、购买房地产信托产品、开展股权合作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