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北京秋季房展:观望是主调 楼市已开启降价通道(2)

2011年09月23日 11: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价格优惠幅度大成为外埠参展企业的又一招牌。天津的香江公园项目推出“活动期间6.8折优惠”,均价6000多元。现场咨询者络绎不绝。

  国贸展厅二楼为国际馆,开馆之后这里一直人头攒动。自2009年首次引入海外地产项目以来,本届展会海外项目的参展数量、规模和地域范围均创下历史新高。美国纽约普天寿房产公司资深经理张慧雯说,来参展后非常惊喜,比之前的期望要好很多。从第一天开始就一直有很多人前来咨询。或居住或投资,中国特别是北京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国内展区“看客”多,国际展区也不例外。为给孩子出国留学早做准备,在北京工作多年的祝女士16日上午在澳洲中正房地产集团展台内详细咨询了半个多小时。“留意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房子两三年了,其实也不太便宜。孩子要出国,还是有个房子比较好。”

  北京房地产展示交易会组委会国际部总监魏克非表示,出现海外地产看多中国楼市的局面,一方面是全球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地产商纷纷寻找新兴经济体的投资可能。另外,受到国内调控政策影响,闲置资金增多,这也给了国外项目更多的机会。

  专家:海外地产不会冲击国内市场

  对于业内担心的海外军团可能造成部分国内高端房地产客户流失的现象,郑向东认为,海外军团不会对国内房地产业产生冲击。“二者之间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增量游戏。”郑向东说。

  郑向东表示,首先,二者的市场定位不同。海外房产主要面向去国外留学、移民、商务往来人群与部分投资者,而国内的购房人群主要以市民与工薪阶层居多。其次,海外房产进入中国,并不是新鲜事物。只是由于目前的美债、欧债危机使国外房地产销售不畅,价格也处在一个相对低谷的阶段,当地的区域市场消化不了的众多楼盘,急需寻找新的购买力量,所以他们来到中国才格外受到关注。

  另外,郑向东说,国内部分城市的限购措施使部分投资、投机者将资金转向投资海外房产,再加上近年留学与移民人数增多与国外房产的相对便宜,使海外地产在我国有了一定市场。

  投资海外地产说明中国居民的投资视野更加开阔,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化与国际化。“随着经济发展,个人在海外投资的比例和范围会越来越大。”郑向东说。

  海外置业注意“中外有别”

  记者在展会国际馆采访时了解到,前来看房的人也以探行情者居多。当被问到在国外买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时,很多人一脸茫然。

  “相比国内地产商,海外地产商参展诉求有所不同。”郑向东告诉记者,国内地产商一般希望通过展会宣传品牌、积累客户、实现销售目标或是为即将销售的项目铺路;而海外地产商的目的相对更为长远,他们更倾向于全面宣传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通过宣传活动探寻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消费习惯,寻找潜在客户以及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

  对于有意海外置业的这部分人群,专家提醒,在国外买房并不等于移民,要注意“中外有别”,还要事先全面了解所在国家的政策法律,包括信贷要求、利率、回报率等。郑向东说,到海外置业要注意当地的税收政策、房屋维护成本等多种因素,并非每个有能力在海外置业的人都适合到当地买房,现在相当一部分人把在海外购房当成单纯的投资行为,缺乏实地考察就出手购买“并非没有风险”。郑向东提醒投资者注意,国外的房产不是只涨不跌,从长的时间周期来看,国外房产的价格是有波动的,既有上涨,也有下跌,不像国内房价一直在涨,海外房产的投资者要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

  不少业内人士也强调,一方面,与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近几年快速上涨不同,海外市场房价相对波动幅度较小,并不适合短期投资以赚取差价;另一方面,与国内多数城市买房后持有成本较低不同,欧美一些国家不动产需要每天缴纳不等的持有税,对于不是长期在海外发展的人士,“这笔开支不小”;此外,“买房不等于移民”,不是说在海外置业就能顺利到该国工作生活。

  郑向东表示,对海外情况不熟悉的国内买房人如果想到海外置业,最好能通过海外的亲戚、朋友或者可靠的中介机构了解清楚当地税收、移民等政策;他也提醒说,有一些机构从追求卖房成交出发,在宣传中可能会存在夸大或者隐瞒的现象,买房人应注意辨别。在国外买房一定要注意对方的资质,寻找的中介机构也应该有相应资质及成功案例。国外买房往往受到信息源不够的影响,买房人切忌考虑实际需求,看准之后再出手。(记者 何晨阳 赵国华 罗宇凡)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