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上海推进保障房建设 让中低收入家庭住得舒心

2011年11月30日 09:42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天,上海又将有一块保障性住房大型居住社区基地——松江泗泾洞泾基地正式开工。至此,今年既定的保障性住房任务已按时、超额完成。

  不远处,首批入住泗泾“新凯家园”的经适房居民难抑兴奋之情。“很快,将有新一批居民告别陋室,和我们一样住上环境优美的新居了,我们热烈欢迎!”居民张飞达说。

  今年是上海经济深度转型的一年。越是推进转型,越要关注民生。咬定年初确定的“全年新开工建设、筹措与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6.6万套”的目标,上海想方设法创新思路、千方百计突破瓶颈。

  中低收入家庭期盼热切,住房供应就必须快马加鞭。根据国务院与上海签订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责任书,今年上海将新开工建设、筹措与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6.6万套。其中新开工5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800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建设和筹措2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

  然而,保障房的建设也面临一系列实际困难:土地资源有限,大型居住区选址不易;银行银根紧缩,建设资金如何筹措……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指出,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涉及上海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要求各区县、各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面对难题,上海更加突出了“以区为主、市区联手”的新机制,确定了“十二五”期间新一轮23块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用地。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建立起了保障性住房手续办理的 “快速通道”。各区县审批部门对大型居住社区项目实行专人负责,“专人专管”。针对规划、土地、施工方案等环节,各部门 “联合会审、并联审批”,优化流程。

  保障房的资金筹措,也开启了创新的探索。今年5月,上海保障房建设开发企业之一的上海城投与中国平安携手推出了7年期保障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募集不超过30亿元的资金,迈出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创新的重要一步。上海银监局等部门联合建立信贷支持保障房建设的“名单式”管理制度,公布了第一批重点信贷支持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名单。今年各银行保障房贷款增量占当年全部住房开发贷款增量的比重,将不低于60%。

  作为首批入住泗泾保障房基地的居民,张飞达的新居是一套建筑面积65.18平方米的两室一厅,面积不大却“五脏俱全”,且间间全明。“天好的时候,在阳台上晒晒太阳,看看河景,不要太惬意哦!”

  上海的保障性住房,早在规划建设之初,就确定了“规划科学、配套健全、环境良好、工程优质”的目标。参与松江泗泾“新凯家园三期”建筑设计的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继红说,从设计角度看,保障房小区和商品房小区没有任何区别,设计保障房反而要花更多的心思。

  为了让保障性住房的房型更为经济、适用,参与上海保障房建设的各大企业各显神通,精益求精。上海城投在泗泾“新凯家园三期”中,对每套住宅阳台实施统一封闭,既能作为晾晒空间,必要时还能成为另一个居住空间。绿地集团今年交付的“绿地新江桥城”应用了10余项绿色节能技术,综合建筑节能达到了65%,比许多普通住宅的节能标准更高。

  最近,上海还启动了“我最喜欢的保障房”设计评选活动,让市民参与,选出 “我最喜欢的小区”、“我最喜欢的房型”和“设计创新”三类奖项,为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

  保障房居民的“开门七件事”是否方便,也是重点考量的内容。上海按照“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的要求,不断推进保障性住房基地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设施建设。今年9月底开工的航头拓展基地,规划配置了14条市政道路、5所幼托和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今年,上海共拿出60亿元资金,补贴新一轮选址大型居住社区外围配套项目建设。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上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动迁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已初步构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海新开工保障房面积占全部新开工住宅面积的比重已经超过7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上海,保障民生,已成了发展的第一要义。(记者 张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