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资金收紧或抑制地王频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信托资金收紧或抑制地王频出
2010年02月25日 09:12 来源:证券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银监会日前下发《关于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收紧房地产信托。信托公司不得以信托资金发放土地储备贷款。相关房地产公司人士认为,该政策对于通过“招拍挂”竞买土地的公司会有一定影响,但此单一政策对整体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波及面不会太大。

  中南建设昨日公告获得海门6077亩土地开发权,而此前其在海南儋州也获得5000多亩的土地合作开发权,对于获得土地的资金来源,中南建设证券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他们一般都是通过打包模式来运作,即通过代当地政府建设供电等工程项目置换土地开发权。因此,不存在资金方面的问题。信托资金退出对公司影响不大。他同时对记者透露,目前业内如龙元建设、中国建筑等公司都有类似的置换打包模式存在,因此,对于这类公司不存在影响。

  国泰君安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苏雪晶对记者表示,房地产信托方面一直以来都是要求“四证”齐全的,也就是要求“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齐全。由于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对这方面的监管有所放松。2009年以来土地市场的火爆,不少信托资金直接发放土地储备贷款。管理层在目前这个时点上收紧房地产信托,主要是源于2009年土地市场过于火爆以及对于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担忧。目前来看,房地产的各个融资渠道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紧。他认为,由于政策只是进一步重申加强监管,并未增加更多新的内容,因此对于房地产的影响十分有限。

  2009年,土地市场一直上演两级分化的格局,老地王不堪资金重负而陷入困顿,新地王的诱惑又让开发商趋之若鹜。在18亿亩的耕地红线划出之后,一些热点城市商品房土地存量更是有减无增。在现行招拍挂的出让方式中,一些优质地块的价格极易在众多开发商的争抢中疯狂上涨,甚至加冕地王。而此前,招拍挂制度将中标单位首次交款从20%提高到不得少于50%,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政策对于通过招拍挂获得土地的相关公司还是会有一些影响,或许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王频出的现象。

  相对于信托资金的收紧,银行近期也透露出关注土地贷款资金风险的信号,根据此前国土资源部对闲置土地的相关处理规定,各家银行将面临重新核对其抵押品,是否存在开发闲置风险。而如果发现问题,原有贷款就会取消掉。苏雪晶认为,中国银行业协会就房地产开发闲置土地处置情况发出风险提示很值得关注,国土资源部对土地调控的影响从资本市场开始向银行间接融资蔓延。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