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家装拒绝“潜规则” 看清“游击队”小伎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品牌家装拒绝“潜规则” 看清“游击队”小伎俩
2010年03月15日 14:47 来源:成都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蜗居”的滋味很多人都能感受得到。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但是一不小心遭遇家装“游击队”, 面对投诉事件的增多,此刻毋须心烦意乱,成都市建筑装饰协会是我市建筑与装饰行业从业人员的自律部门,协会成立了“诚信联盟”,且已经有参考性较强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通过对旗下品牌家装企业进行严格的评审认定,杜绝市场上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本刊接触了多位业内专家及律师,以下罗列出一些小装修队伍的伎俩,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搞家装还得认“品牌”,装饰公司的资质,实力,诚信评价和口碑应是业主考察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自身利益。

  预算报价超低

  进场后增加工程量

  一些小公司在向业主提交预算时会尽量少报工程量,或在报价材料后面写上“据实结算”、“按实际发生额计算费用”等文字,以低价吸引业主,但施工中家装公司便以各种理由增加工程量。

  建议:在做预算时,一定要求家装公司对总量进行确认,并在合同中约定若超过预算5%则超过部份由装修方承担,作为最后计费标准。

  甄别难度:☆☆☆

  工程 “无用功”多

  为了增加工程量,赚取更多利润而提出一些“无效工程”,比如把某面墙拆除挪动几厘米再砌一堵新的墙、电线更换、二次防水等。

  建议:在家装合同的方案制定时,不必要的工程坚决不做,最终将该方案作为合同附件加以约束,决不允许家装公司随意更改方案。

  甄别难度:☆☆☆☆

  合同陷阱多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些小公司会在合同中先埋下“文字圈套”,这样一旦发生纠纷,公司马上解释以减免责任。

  建议:家装合同越细越好。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家装公司使用正规的合同文本(正规的合同文本一般由建设部门和工商部门联合制定)并加盖装修公司印章,那些挂靠别人公司的“小老板”个人签订的合同是不能成立的。

  甄别难度:☆☆☆☆

  装修材料偷梁换柱

  在预算中约定某品牌的材料,实际却用同品牌的低价材料,家装工程中有许多专业术语,而大部分消费者又是外行,一不小心,就会被对方偷换概念。

  建议:若委托装饰公司挑选建材,一定要保存好材料样品,以便日后检查,材料进场进要现场验收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甄别难度:☆☆☆☆

  本刊建筑装饰行业信息指导由:成都市建筑装饰协会提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