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开工不足夹心层数量庞大致保障房建设缓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专家:开工不足夹心层数量庞大致保障房建设缓慢
2009年11月16日 08:53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二次房改”已被住建部证实仅是来自民间的一种呼声,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明确表示不可能进行“二次房改”。

  业内专家认为,“二次房改”的呼声反映的是“夹心层”的住房难。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我国最需要解决的是数量庞大的“夹心层”群体,他们收入尚可,但面对高居不下的房价却又无可奈何。针对这部分人群,国家通过政策性保障住房来解决。

  “现在的问题不是要推行‘二次房改’,而是与群众强烈的刚性需求相比,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显得太缓慢。”陈淮认为。而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除开工不足外,庞大的夹心层数量也“难以消化”,审核监管需要的巨大人力物力决定了政府任重而道远。

  “夹心层”苦盼保障性住房

  32岁的王鹏目前年收入5万元左右,单身,符合北京限价房的申请条件,自从去年准备材料并递交了申请表后,至今没有任何消息。“这简直就是一个‘空心汤圆’,本来限价房可以解决我的困难,但是到现在连申请号都没有拿到,摇号就更别指望了。”

  据北京出台的两限房标准,首先具有北京户口,其次三口之家年收入不得高于8.8万元,对家庭总资产也有一定限制,要求57万元以下。这让很多在北京打拼的外来人员对两限房望而却步。“户口对我来说是个大问题,没有户口意味着即使我这种很需要房子的人也不属于夹心层。”在一家民营教育培训机构工作的王丽女士说。

  在外企工作的董力也面临同样的困惑:“我真是高不成低不就,买商品房北京四环内均价都二万了,买保障性住房我也不符合条件,真难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目前对于“夹心层”的限制界定尚未清晰,即使符合保障性申请条件的群体,取得购房资格直到入住也远非易事。在一家国企工作的职工赵先生提交申请材料后一年也没有任何音信。

  “对于保障性住房,申请材料程序很繁琐,等待周期又很漫长,我只把这个过程当中彩票了。”赵先生虽然心急却又无可奈何。

  民众呼吁问责制度出台

  不久前,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石秀诗提交的《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中央预算安排的重大公共投资项目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截至今年8月底仅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为23.6%。

  据了解,早在1994年,我国就颁布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并明确指出:“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1999年4月,国土资源部又颁布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再次重申了类似规定。而一些地方政府对上述规定置若罔闻。

  有专家表示,由于保障性住房盈利空间低,一些地方政府的不作为,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积极性比较低,普遍开工率比较低。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迟缓的同时,开发商囤地倒卖问题却未见好转。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朱亚鹏分析,直到现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通常是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偏好及财力自行筹措,这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有的地方政府则担心冲击商品房房价,减少了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要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问题,要运用体制制度的手段,纠正地方政府执政理念的偏差,确保执政为民、民生优先的原则得到贯彻落实;需要各级政府转变政绩观,下大力气完善业绩考评体系;要加强政策执行的跟踪督察力度以及问责制度。

  “保障性住房关系到千家万户,甚至社会的安定,如果政府不作为,那么就应该问责。”这样的观点在网民中得到了强烈的呼应。

  “夹心层”厚度让政府任重道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时候不是政府不作为,而是在目前需求量非常庞大的现实情况下,政府面对政策性住房的审批修建、资格审核的庞大工作量显得力不从心。

  业内人士分析,政策性住房的出台,政府需要大幅让利,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和涉房的税费要大幅降低;另一方面,政府要增设和养活庞大的“非营利公益建房机构”和庞大的服务及监管机构,需要政府增加机构和人手。

  北京的保障性住房申请都要去各街道的社保所,面对一个街道动辄几百人的申请,只有一两个人在负责办理。

  “我们最多就是帮你审核材料,可是审核资质的话需要太多的手续和人手,我们人力根本不够。”一位街道社保所人员对记者表示。

  监管审核申请保障性住房将是巨大的工作量,需要对资产、个人收入以及各自家庭情况进行严格调查,现在各地的建设局、房管局、监察局扩大十倍,都不一定能应付得过来。“财政收入大幅减少,行政成本大幅增长,这一反一正,政府能承受得了吗?”一名网民理性发问。

  对此,朱亚鹏说:“面对如此大的需求量和工作量,政府任重道远。”朱亚鹏建议,国家应该加大对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激励,如通过制度固化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问题或是将其建设力度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近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外表示,今年保障性住房投资与往年相比将增长5倍以上,年初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年内可以完成。而如何完成以及如未完成如何问责,仍是一个严峻考题。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