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一线城市房价跌幅有可能超过30%——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专家称一线城市房价跌幅有可能超过30%
2010年05月11日 14:25 来源:证券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为了对房地产价格调整幅度作出预估,我们参考了2007-08年那一轮调整。相关数据非常有限,原因在于1990年代末房地产市场化以来,尚未走完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周期。这一次调控措施远远比2007-08年严厉,除非紧缩再次被意料之外的因素所干扰(也就是说“保八”不成功),我们下半年将看到一些中小开发商撑不住的情况。

  我们发现,参照历史价格目前全国住宅均价可能下跌18%(相对2007年10月份的峰值)和35%(相对2007年底2008年初的谷底)。在我们看来,房价回归至2007年底2008年初谷底的可能性不大。

  政策研究专家们相信,为防止经济进一步走弱,政府最多允许房价下降30%。2008-09年贷款余额剧增13.8万亿人民币,增幅达52.7%,同期名义GDP仅上升26.2%,如果房价降幅过大,将可能使巨额贷款迅速沦为坏账。另外,一旦价格下降,金融系统中残余的过多流动性也可能为需求提供支撑。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房价回调35%几乎是不可能的。假设2007年的价格峰值能够持续,房价将下调20%左右。即便如此,大量一线城市的房价跌幅仍有可能超过30%,比上一轮调整幅度大很多。

  影响房价跌幅的若干因素

  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收紧是上一轮房价调整的主要原因,这一次也将同样发挥作用。2007年,政策收紧促使房地产抵押贷款增长率降低了2/3,由2007年底的同比增长30%骤降至2008年中的10%左右,房价应声大跌。今年一季度,房地产抵押贷款同比增速高达53.4%,如果几个月后也降低三分之二至18%左右,由此引发的房价跌幅至少会超过10%。

  另外,近年来房地产买家的杠杆率越来越明显,使得抵押贷款收紧的效果愈加显著。2007年,房地产抵押贷款余额增加了5140亿元,而房地产销售总额为25570亿元,融资率仅为20%。到2009年,这一比率攀升至47%。这意味着房地产买家近期的杠杆率超过了上一周期,不过与十几年前房地产贷款刚出现时相比,仍然不算太高。

  不过,家庭存款增长率超过了房地产销售增长率,暗示着购买力受到抑制。我们发现,居民房地产销售额与家庭储蓄增长率之间的比率2007年猛增至231%,这表明大量资金在追逐房地产。有意思的是,到2009年,尽管几乎所有城市的房价都远远超过了2007年的峰值,居民房地产出售的金额反而仅占家庭储蓄增长率的89%。这一现象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许多人没能搭上去年的房地产快车,更多的资金还在观望。如果价格大幅下降,这部分资金会不会进入房市?这既依赖于价格调整的幅度,又跟通胀预期有关。

  市场供应是影响房价的另一个因素。2009年,房地产销售增幅为51%,2009年下半年建筑开始扩张,同比增长18%。因此,房地产供应量今年年底将达到高峰,给房地产价格施加新的压力。另一方面,开发商近来大幅减缓土地开发步伐,更乐于囤地享受土地升值带来的利益,中国政府开始对那些捂地惜售的开发商动手,在某些城市,随土地价格飞涨,土地供应量也有所增加。

  此轮调控的特点

  近期的政策变化,针对的仍然只是房地产行业本身。政策目标是在保持流动性宽松环境、不影响基准利率的前提下,降低房地产需求。最近的大部分政策都是过去曾经采用过的,如1.1倍的贷款利率,但这次的政策措施与2007年的相比,具有几个关键的不同:

  首先,在2007年四季度,政府大幅降低了新增贷款增长率,由前9个月的月均3740亿元减少到910亿元。这一次,贷款虽然放慢了,但贷款增长目标没有变,意味着今年年底前的月均新增贷款额为5440亿元。

  其次,2007年基准利率接近峰值时,贷款增长开始下降,一年期贷款利率到年底达到了7.74%。这一次,紧缩伴随着低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仅为5.31%,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最低水平。

  再次,2007年购买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不得低于四成,现在则是五成。更重要的是,近期的政策对非本地居民贷款做出了限制。

  最后,一些银行计划对存量贷款的利率折扣进行调整,这一举措是前所未有的。

  换言之,这一轮调控,涉及到房地产行业本身的要求更为苛刻,而对于那些影响更为广泛的政策,其严厉程度则不如2007年。从全球经济虚弱的现状出发,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对于去年开始启动的融资项目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结果,持续的流动性过剩有可能抵消或至少减弱旨在遏制房价的其他政策。

  (沈明高 作者为花旗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朱若愚/译)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