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普通家庭6.5年购1套房”该如何实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时评:“普通家庭6.5年购1套房”该如何实现
2009年09月08日 17:30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房价,终究建立在供求关系基础上,如果能够将聚集于发达地区、城市、地段的需求分流到其它地区,改变供求关系,无疑,是调控房价、使其不成为普通公众梦魇的最佳办法。这一种改变,必须建立在普通公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

  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政府关键要控制地产投资总额,以免大量热钱涌入地产业,导致房地产泡沫。并说,重庆调控房价的目标是:一个正常就业的普通家庭,6.5年的家庭收入可买得起一套中低档商品房。(9月7日《羊城晚报》)

  政府关心房价与普通公众的收入比当然是好事,但地产投资、热钱涌入,包括家庭收入与房价的比例等等,都是一种结果,不是政府能够控制的,凡事有因才有果,不考虑、应对其因,拿“果”说事,并不比画饼充饥高明多少。特别因为现行统计体系的不够严谨、准确,以及汉语本身的神奇魔力,很多数据都没有实际意义,如普通家庭,什么是普通家庭呢,会否如现在的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概念,形成为以财政供养人员为主体的强势群体专利?如中低档商品房,究竟指中档还是低档,怎样认定中低档,实在太过模糊。

  另外一些数据,甚至形成悖论,如经济适用房地价不超过房价的1/6,中低档商品房地价不超过房价的1/5等,很奇怪的,房价越高,地价占房价比例不就更低了么。如果是指政府逆市场操作、刻意压低地价,那么,被刻意压低的地价一定会形成权力资源,被灰色交易绑架,没意义的。

  实际上,我们现在说房价高昂,并不是指整体的房价高昂,与发达地区、城市的房价高昂并存的,也有其它地区的价格不高、甚至是低迷。一国之内如此,一省之内如此,乃至一城之区也如此,稍稍离主城区远一些的地段,实际就不是买房难,而是卖房难。

  房价,终究建立在供求关系基础上,如果能够将聚集于发达地区、城市、地段的需求分流到其它地区,改变供求关系,无疑,是调控房价、使其不成为普通公众梦魇的最佳办法。这一种改变,必须建立在普通公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

  大城市格局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弊端愈益明显,中小城市星罗棋布才是真正的发展趋势,然而在我们的城市发展格局中,却逆趋势而动,使得各种社会资源被选择性配置在了特定区域,不断从其它地区抽血供应特定区域,造成了特定区域的畸形繁荣,与其它地区的被迫贫困、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完善、保障体系极端不健全,迫使越来越多人竭尽所能聚集于特定区域以求能分得社会资源选择性配置的一杯羹,于是形成包括房价畸高在内的种种乱象。

  调控房价,真正有效的办法,就是调控供求关系。不要利用行政权力结构将各种社会资源集中在所谓主城区,要厉行分权,在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放权力,而且,还必须在权责范围内探索对现实财税体制的改革,促进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充实基层政府财力,实现财税公平,以协调辖区之内所有地区的共同发展。同时,要尽最大努力还“历史欠账”,在一定时间段内实施对非主城地区的财政倾斜,强化对这些地区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而不要搞得主城区像花园、区域中心像草地、三线城市像沼泽、其它地区像荒漠,处处皆发展、皆宜居,畸形的供求结构慢慢就会趋向正常化,房价与普通公众收入间的比例自然也会趋向正常化。

  热钱云云,恶炒云云,对于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首先是自己的供求结构出了严重问题,给了人家炒作空间的结果。只要不实行各种资源的选择性配置,不为特定区域发展牺牲其它地区利益,不为了将特定区域搞得像欧洲不惜将其它地区牺牲成非洲,只要自己的供求结构不出问题,集中全世界的热钱来投机,也翻不起什么浪来。因为,根本就无机可投嘛! (许斌)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