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创建金融生态县 银行业“到苏北去”风头正劲

2011年01月06日 11:14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请银行把更多的贷款投向苏北地区吧,苏北要追赶,太需要资金了。”这是前几年一位省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发出的呼吁。几年时间过去了,这一期望变成了现实,一大批亿元、10亿元以上的项目在苏北落户,苏北经济发展增速超过苏南苏中。而这个转变,一个重要推动力是苏北金融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从2007年开始创建金融生态县以来,全省已经有44个县(市、区)达标,其中苏北18家。

  大量逃废债,导致银行“惜贷”“惧贷”

  人行新沂市支行行长王中长在人行系统工作了十几年,亲身经历了这一转变。

  时间倒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值国有、集体、乡镇企业改制时期,一些企业的逃废债成为悬在银行头上的一把刀。那时候,在苏北放贷,意味着重重风险。

  更为严重的还在后面。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逃废债较多,银行产生惧贷心理。于是,当时的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联合抵制放贷,“惜贷”、“惧贷”成为银行的普遍心理。存得多,贷得少,银行只进不出,自然面临着亏损。以新沂市为例,1995年银行还盈利2200万元,1997年即亏损8900万元,1998年亏损近1亿元。王中长回忆说:“那段时间日子过得很苦,银行家家亏损,情况非常糟糕,糟糕到四大行以及农联社联合发函给徐州市政府,请他们改善金融环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02年,当年新增贷款6700万元,亏损4800万元。

  其实,新沂市只不过是一个缩影。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苏北地区的银行不愿意设立新的分支机构,原有分支机构的信贷权限全部上收,一笔百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贷款都要上报到市行乃至省行、总行,时间之长,能把项目拖死。

  项目贷不到钱,经济发展慢,银行更不愿意投放贷款,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苏北某市的一位领导曾经说,银行把当地的存款都拿到苏南等地放贷了,简直就是“抽水机”。

  综合治理,“抽水机”变身“灌溉机”

  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如同环境保护一样,非一朝一夕之事。吃过苦头的新沂市,人行、法院、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对于各类违约失信和金融犯罪活动“露头就打”,防患于未然。同时,政府出面帮助农联社清收4500多万元不良贷款,向133家中小企业配备“金融顾问”,有效遏制了企业逃废金融债务。目前,该市已经连续7年没有发生新的恶意逃废债现象,新增贷款连续5年实现“零不良”。

  “3000万元行业互助基金、2000万元风险基金、重大工业企业净损失财政兜底、政府融资平台收购不良债权、2亿元国有担保公司——这五大安全网,为金融机构踏踏实实在我县放贷做了后盾。”泗阳县金融办主任董国宏说。

  在睢宁,维护金融秩序的目光瞄准了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活动。县公安局副局长郭兴武告诉记者,正常贷款咨询公司应该保留并支持,不正常的则一律取缔。目前,该县贷款咨询公司从最初的60多家缩减为5家,大部分被取缔或停止整顿。

  从保护金融债权,到构建企业、市民、农民诚信体系,金融生态已经不仅仅是金融机构一个部门的事情,而变成整个社会的事。

  种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连续几年的金融生态建设,苏北很多县市开始变成资金磁场,吸引着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新沂市,吴江农商行新沂支行去年9月份开业,莱商银行2010年年底开业,交通银行新沂支行今年下半年开业。泗阳金融机构即将突破11家,农村小贷公司4家,担保公司7家,另外,还有部分外地银行在泗阳放贷。2007年以来,苏北县域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目前已设立村镇银行5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40家。

  2006年到2009年,新沂市每年新增贷款直线上升,分别为7.9亿元、9亿元、13.4亿元、30.3亿元。泗阳县新增贷款也从6亿元增长到2010年近30亿元。睢宁县新增贷款存贷比,由2008年的46%上升到目前的71%。据人行南京分行统计,2010年前三季度,苏北五市新增贷款952亿元,占全省16.35%,同比提高3.33个百分点。如今,“抽水机”正在朝着“灌溉机”转变。

  到苏北去,双赢的机会在等着你

  “2002年以前,一分钱贷款都拿不到,企业全部靠自有资金周转。”江苏恒盛化肥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戚玉玲想起当年困境感慨不已。如今,有六七家银行抢着为公司放贷,公司总资产翻番增长,目前达到近40亿元。

  金融环境的改变,极大调动了银行的积极性。而各商业银行,以前是拒企业于千里之外,现在则抢着为企业提供服务。徐州康管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占利华说:“公司成立的当天,接到三家银行行长的邀请,原来以为是要拉存款,没想到是要放贷款,无论是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生产经营贷款,银行都会支持。”

  银行还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为农户、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再造信贷流程,贷款时间最短一天。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有600多家销售拼装家具的网店,村民孙国庆经营着“前网店后工厂”,每个月的订单三四十件,目前的工厂面积太小,计划着扩大工厂。“扩建肯定需要贷款,但是时间很快,基本上五万十万的贷款一天就可以拿到。”在沙集镇,有100多户扩建工厂的业主通过贷款获得资金,而当地农合行自2009年10月以来,累计为网商发放贷款159笔近1100万元,目前尚无一笔坏账。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这句话在苏北得到了充分证明。2010年前10个月,泗阳新开工项目超过70个,累计完成投资超过30亿元,是前两年投资总和的2倍。新沂市的一产工业增加值,从2002年的15.9%发展到2009年的33.85%,二产、三产同样发展迅速。

  刚刚从郑州调到南京的广东发展银行南京分行行长李兴智调研后感叹,“江苏的金融环境,能为银行带来更多利润,银行也会为江苏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如今,金融机构到苏北去,正在成为很多商业银行的选择。(记者 赵伟莉)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