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女性保险提前规划 妇女节专家支招女性买保险

2011年03月02日 14:24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前几年的统计数据称,中国女性平均寿命78岁,男性平均寿命73岁。排除夫妻两人平均寿命问题,女性退休比男性早5年,再加上结婚年龄的差异,女性老年生活需要更多确实的保障。借着即将到来的“三八”节,咱们女性朋友们不妨未雨绸缪为自己寻找一份合适的保险,关爱自己,保障未来。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看看专家们是怎么给女性买保险进行规划的吧。

  由于客观的生理情况,女性患病的种类也比男性高,而且女性还有妊娠期、分娩期、哺乳期等,因此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受到关爱。购买相应的保险,这是让女性获得关爱的保障之一。

  支招一

  根据女性生理特点

  买相应保险

  随着在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女性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首当其冲的被列为保险重点关爱人群。福源保险超市的负责人常艳正表示,“女性可以根据生理特点购买相应的保险。选择的保险产品要尽可能地覆盖可能出现的疾病,以便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利益。”

  据了解,很多保险公司都推出了和女性疾病有关的险种。比如某人寿保险公司推出了一款女性保险卡,投保人只需花费100元,即可获得该产品万元保额的保障,保障范围基本涵盖了女性常见的几大特定疾病。

  女性可针对可能出现的妇科疾病,选择相应的重疾险。在购买这类保险时,可从遗传学的角度出发,要查查家族内部成员的患病史、寿命史,特别是女性成员的患病史、寿命史,然后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环境,看看自己可能出现哪些疾病,然后购买相应的保险产品。

  除了大病险,“生育疾病险”“母婴健康险”等纯消费类型的健康保险是针对女性特殊生理时期研发设计出来险种,处于这个阶段的女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性的购买。太平洋寿险石家庄中心支公司的副总经理王刚提醒购买此类保险的女性注意,这类健康险往往会设有 “观察期”,购买保险后要在90-180天后才能生效,因此,如果考虑生孩子,就要及早购买。

  支招二

  不同年龄段

  需要不同的保险

  “女人和男人一样,在不同的阶段将面对不同的挑战,所以在相应的年龄段买相应的保险很重要。”平安寿险的理财师表示,女性在购买保险时要考虑一个重要因素:年龄段。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年龄,购买相应的保险,是女性在购买保险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20岁至30岁

  关键词:重疾险 健康险 意外险 定期寿险

  很多女性认为,20岁到30岁这个年龄段身体健康,买保险是一种浪费。

  这种想法是个很大的误区。中国人寿理财师苏小姐说,相对而言,买保险的年龄越低越合算,因为保费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如果买保险,越早越好。

  年轻女孩也需要一份大病保障。重疾险是基本的保障,可购买消费型的定期重疾险。另外,由于20岁到30岁的女孩儿一般工作不久,可考虑购买一份意外险,这类保险保费并不高,有了这样一份保险,就有了意外风险保障。

  另外,对于年轻单身女性,如果要赡养父母,可侧重购买健康险、意外险和定期寿险。此时不需要设置较高保额,所缴保费约为收入的8%-10%;成家之后,可适当调高保额。

  30岁至40岁

  关键词:意外险 医疗保障 养老保险 子女教育金

  30到40岁可以说是女人的黄金期,到了这个年龄段,大多女性已结婚生子,很多人工作上也小有成就,职位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对20来岁的女性来说,在家庭和事业上都小有成就却更加辛苦。因此,在意外险的基础上,她们可以适当增加医疗保障。福源保险超市的常艳正建议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女性,还应尽早做养老的长期规划,养老保险属于生存领取,价格较贵。

  在这段时间的保险规划,既要放眼未来的养老,也要考虑到孩子。对于已经结婚生子的女性,购买险种时,除了购买养老保险外,还应综合考虑子女教育金方面的问题,这样也可以减轻未来的负担。

  40岁以上

  关键词: 养老保险 重大疾病保险、医疗保险

  40岁以上的女性,子女逐渐长大成人,家庭处于成熟期,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同时也临近退休。此时购买保险,应进一步加强养老险规划,如果原来已购买了养老保险的,可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及时补充寿险和健康险。对于一些全职太太,更要加强养老规划,让晚年生活有所保障。

  如果未购买过保险的人,要考虑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另外附加购买一些医疗费用型和补贴型的保险产品。

  此外,一些保险公司针对女性的特殊疾病,开发出女性健康保险。比起一般的重大疾病保险,这类险种的保费相对便宜,保障的范围也从最普遍的重大疾病转为女性最易发生的重大疾病,也较适合四十岁左右女性的需求。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