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周小川:应对通胀重点使用利率工具(2)

2011年03月12日 08:43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关键词4

  存款准备金率

  “稳健”政策下仍将使用

  存款准备金率近期成为央行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仅2011年就已两次上调,而2010年以来央行已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9.5%的历史高位。部分中小银行曾公开表示,由于存款准备金率过高,银行运行出现了资金紧张的状况。

  周小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工具在什么场合下就肯定会使用或者长期使用,或者不长期使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力度。”

  周小川表示,央行从2010年1月就开始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吸收流动性,这个方法肯定还需要用,特别是今年货币政策已经转为稳健,所以会继续使用管理流动性的各项工具。当然,管理流动性的工具也不光是收缩一个方面,它主要是对适量程度的一个调节,这个适量程度就是体现经济工作的总方针,体现稳健的货币政策。

  对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对不同银行采取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运用,周小川说,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是在一些十分特殊的情况下,因某些银行加速放贷而不得不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期限可能是两个月或3个月。

  关于不断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周小川说,希望央行能够构建一个完善的征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获得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贷款价格,这样中小企业就不至于付出很高的利息。

  关键词5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未来五年将有较大突破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说,跨境人民币贸易去年有了很大发展,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以及在部分海外项目的融资、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以及部分以试点方式开展的外商用人民币在境内的直接投资,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看,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们既定的目标,要继续推进。可以设想,资本项目越来越可兑换,在这个过程中,它也会越来越有利于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发展。

  关于时间表问题,胡晓炼说,现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变得越来越好,所以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五年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会有比较大的进展。但是具体哪一天完全实现可兑换,还是取决于条件,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具体的时间。

  资本项目可兑换指任意资本(无论投资国内资本市场还是国外资本市场),可以自由兑换成该国货币资本。目前,人民币投资资本市场是有限制的,内地投资者无法直接投资海外市场股票,国外投资者无法直接投资A股市场和国内债券市场。

  关键词6

  黄金投资

  提醒民众注意防范风险

  周小川表示,近年来,中国的黄金消费量有所增长,黄金价格最近这段时间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涨得太快,对大家有很大吸引力,有些人期望金价继续不断上涨,但应该注意投资黄金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周小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各种投资品种中,很多人认为,黄金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方向。我认为,应该尊重投资者的自主判断。但是长远来看,各种判断都存在着不确定性,都面对着他们自己需要管理的风险。

  周小川说,中国是黄金生产大国,去年中国黄金开采量是世界第一。从黄金的消费量来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中国老百姓在金银首饰方面的消费量非常大,但后来趋于平稳,目前也是比较平稳的状况。

  周小川表示,对中国投资者来讲,我们目前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可供投资的选择相对偏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开拓出更新的渠道、更新的金融服务。

  现 场

  特批

  会前拍照一分钟

  距离会议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的时候,会场已经满满当当,不少记者都在后排站着找不到座位。会前5分钟,不仅记者席座无虚席,连主席台都被摄影记者围得水泄不通。当几位央行负责人步入会场时,快门声响成一片。主持人见状特批:“会前拍照一分钟!”

  周小川等人落座后向记者们挥手致意。“朝这边招招手!”“看这边!”两侧的记者喊声此起彼伏。

  笑场

  听你的,不问了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记者的问题引起会场阵阵笑声。他以一口标准但语速较慢的普通话连问了两个问题,“是不是现在中国要用黄金来保护人民币的价值?为什么中国百姓喜欢投资黄金、投资房地产,就是不肯消费呢?”之后,他还要提第三个,但被主持人打断,这名记者说,“我听你的,那我致礼了!”

  周小川回答说,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在向好的方向变化,只是不会变得很迅速。但要看到,消费比较谨慎的是老年人,年轻人中也有很多是负了债的。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高晨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王海欣 胡雪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