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联合国计划署那华:金砖国家转型 完善社会保障

2011年03月23日 10: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23日电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金砖国家 全球经济复苏的领跑者”高峰论坛在今日举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别副代表那华先生在讲话中阐述,世界经济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金砖国家应不断转变发展模式,从而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那华表示,自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宏观经济出现轻微不平衡,包括更多的依赖出口和投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等;而放眼亚洲,整个经济发展都是不太平衡的。亚洲经济发展也是比较快的,而经济技术的成长和人们储蓄量的增加,都成为了亚洲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形势给亚太地区经济体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包括很多储蓄、投资率的下降,经常账户里的盈余已经变成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对发展经济体有很大的影响。亚洲国家政府也更多地意识到这些挑战,进而不断调整经济发展的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以更少地减少经常账户盈余,经常账户盈余也带来了现在的危机。亚洲国家占大比重的出口业务,随着出口需求的下降,应向拉动国内需求和国内消费转型,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向转变。

  在阐述出口伙伴问题时,那华表示,亚洲国家应该不仅依赖发达国家市场,更需要看到南边的贸易,还有亚洲内部的贸易,中国也推动了国内的需求和国内的消费,并将亚洲带到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模式上。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也有更多的双边和区域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这样能更好地促进贸易和投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整个亚洲必须更好地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现在社会保障金额仍是非常低的,比如在整个亚洲国家来说只有30%的老龄人能够获得养老金,20%的失业人口有一些失业保障或者是失业培训,或者是进行公共项目的就业,使他们可以用工作来换食物等项目。

  在谈到医疗方面的问题时,那华表示,亚洲自费医疗支出的比例在全世界是最高的,亚洲的经济应该找到它本土的解决方案,要考虑亚洲具体的情况。对于政府来说,要更好地进行支出的规划,比如说更多的应该倾向于低收入,包括在基础设施方面、具体项目方面能够有更多的投入,但我们看到在亚洲国家,更多的是产品的补贴,比如对大米或者燃料,这是比较分散的,每个都是一个具体的小项目,必须在这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把这些小项目整合成一个目的明确、现金转移的大的综合性的机制。

  最后那华总结说,现代世界经济处在一个转折点,亚洲的发展方向也应当予以转变。金砖国家在这个转折时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更多致力于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低碳经济模式,克服食品和能源危机,增加更多的就业,从而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中新网金融频道据网络直播文字整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