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哈市部分银保产品 仍夸大收益隐瞒风险

2011年03月24日 15:03 来源:黑龙江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制定的《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已实施了一段时日,记者走访发现,我省银保产品市场日趋规范,银行里已见不到把保险产品当存款推销的现象,但销售误导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在销售过程中夸大保险产品收益,隐瞒风险、以送礼物误导消费者购买,将保险产品的利益与银行存款收益片面类比等误导消费者购买行为仍旧很普遍。

  银保产品宣传

  缺风险提示

  记者在走访了多家银行发现,当顾客进行存款业务时,未见有人走上前来介绍保险业务。在银行理财区仍摆着大幅保险业务彩色宣传单,其中,“高额分红”“红利年金”等字眼很具有诱惑性,而上面贴着根据存款的年限所配发的礼物,如空气加湿器,电压力锅,商行购物卡等。记者注意到,除了说明所获得利益外,对于所要承担的风险在宣传单上几乎没有。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正在关注宣传海报的消费者,他们均表示,无法从宣传海报上看出需要承担的风险。记者注意到,银保销售人员在向消费者介绍银保产品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保险产品的收益与银行存款收益等进行比较,并宣传“购买银保产品,比存在银行划算”。

  本金不能提前支取

  无提示

  记者注意到,大多数银保产品纠纷都出现在未到投保年限,消费者要提前支取并产生扣费的环节。2010年9月,市民王先生在邮政储蓄营业部花1万元购得一份银保产品,还受赠了一份人身意外伤害险。2011年3月,王先生急用钱,到银行支取时却被银行告知,不到投保年限提前支取的话,要从王先生的本金里扣取4400多元的违约金,王先生的1万多元就只剩下了5000多元。王先生说,当时并没有人告知他不到投保年限不能支取,而自己又没有认真翻看保险合同,才导致了这种情况。

  记者注意到,在银保产品宣传单的风险提示中,都只说明了红利的不确定性,和要求定时存钱的字样,并没有明确说明未到投保年限不得提前支取和扣费。在交通银行大安支行的宣传海报上,记者看到了“每年高额分红加满期返还本金”字样,通过记者询问工作人员才明白,这条的意思就是到了投保年限才能支取本金的意思,而一般如果消费者不主动询问,工作人员不会主动解释这一条。而记者看到在一些保险公司的宣传海报上,连此类字样也没有出现。

  消费者呼吁:

  设银保产品销售专区

  记者走访中发现,各大商业银行的银保销售区,大多设在理财区,而理财区大半柜台都是销售银保产品的。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在不经过任何提示解释的情况下,有6位把银保产品理解成了理财产品。

  哈市市民李女士说,银保产品还是有市场的,只是希望各保险公司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能把所承担的风险和所获收益标示清楚。并能在银行设定专门的区域来销售,使消费者对各产品的情况一目了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银保产品在银行设立专门的区域,不要和储蓄柜台和理财产品区相混淆是许多市民共同的呼声。

  省保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和相关部门协商,把银保产品设定到专门的区域。而银保产品的销售误导问题仍是2011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保监局会加大力度严厉整顿银保产品市场,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能充分了解银保产品,知晓购买银保产品所承担的风险等。并提醒消费者,到商业银行购买银保产品,要认真阅读保险合同条款,了解要承担的风险,必要时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一旦发生与自己购买意愿不符的情况发生要及时向省保监局、省银监局或省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反映。(姚永青)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