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让债务资本市场成为利率市场化的“试验田”

2011年04月21日 09:31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利率市场化亟待推进在发达金融市场国家,利率已经成为活跃交易、合理配置资源、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可或缺的工具。利率体制也因此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金融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利率不能称之为一定期限内出让单位货币资金使用权的价格,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利益分配工具。金融深化、广泛化和国际化是各国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金融体制改革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现阶段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利率作为一种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资金价格,其形成机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重要经济杠杆的利率对国民经济运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有一个顺畅、有效的传导机制,并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必要的影响。当一国市场机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需要一套市场化的利率机制与之相适应。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更加积极地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优化配置资源的价格机制,将关乎金融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关乎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以发展债务资本市场为契机,逐步推动建立基准利率形成机制,将为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利率市场化在探索中前行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许多经济体纷纷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从1996年开始围绕利率市场化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1996年6月,放开同业拆借利率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正式起步;1997年6月,放开债务资本市场利率;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2004年10月,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除外)和存款利率下限;2007年1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正式运行等等。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约束性因素还很多,一方面,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利率发现、传导工具以及相关的风险管理工具有所欠缺,而且尚无完善的收益率曲线以作为定价参照基准;另一方面,市场主体发展滞后,金融机构还未完全具备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专业能力,包括业务模式转型、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等。

  发挥债务资本市场利率“试验田”的作用

  利率市场化需要一个完善的利率体系,其中基准利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美国、日本等国利率市场化的历程来看,可以用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来形成基准利率。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展国债市场,但由于国债主要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时间通常较长,债券期限结构不适合形成合理的基准利率。2005年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了短期信用债品种———短期融资券,2008年又推出中长期信用债品种———中期票据,大大改善了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当前需要不断完善利率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好债务资本市场作为“试验田”的作用,特别是要尽快利用债券市场建立起基准利率形成机制。

  一是通过发展信用债、高收益债等工具使债务资本市场形成有效的收益率曲线序列。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推出,丰富了债务资本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和流动性结构,对于形成完整的信用债券收益率曲线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债务资本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以定价估值体系为参照基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较为有效地应对了债务资本市场波动,完善了债务资本市场乃至借贷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并将促使银行主动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基准利率的形成具有积极影响。

  二是通过逐步发展债务资本市场“倒逼”银行业务转型。目前在存贷利率受限的情况下,信贷利差成为商业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这一传统业务模式将受到冲击。而债务资本市场的发展,则为商业银行创造了新的业务空间,使商业银行通过参与债务资本市场发行、投资等业务,扩大中间业务规模,推动向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

  三是利用债务资本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来降低市场风险。一方面稳步有序地发展债务资本市场可以逐步释放利率市场给银行体系带来的冲击,给商业银行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另一方面债务资本市场通过产品创新可以为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如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联动债券等品种。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使金融体系联动性和偶合性更强,风险的关联性和传导速度更快,债务资本市场越是成熟,越能够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越能为利率市场化营造更好的改革环境。张慧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