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怎样面对银行资产质量风险加大的压力

2011年04月22日 07:53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以来,央行先后四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0.5%的历史高位。央行收缩银行流动性力度不断加大,“从紧”之下,一系列收紧措施会不会加速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中小商业银行应该怎样面对资产质量风险加大的压力?在风险控制上将采取哪些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具体措施?今年在房地产信贷上将贯彻怎样的信贷策略?如何平衡好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收紧措施会否增加银行资产质量风险

  自去年以来,国家货币政策适度收紧,主要是未雨绸缪,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稳定各类资产价格和物价水平,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减少银行经营周期性、结构性波动风险,为银行长期稳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促使银行将信贷资源投放到更有效率的领域。

  记者采访获悉,对于本轮货币信贷政策调整,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有较早预期,并积极顺应内外形势和政策调整要求,努力采取各类措施强化资产质量管理。

  譬如兴业银行,一方面保持信贷适度、均衡增长,继续执行“有保、有控、有压”的区别信贷政策;另一方面密切跟踪国家经济金融形势、政策调控变化情况,继续加强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等重点、热点行业的风险监测和管理,主动调整客户、行业和产品结构,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向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且经营管理规范、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客户。对于一些跨行业盲目扩张、资本运作频繁、无核心竞争力的高风险企业,则主动压缩、退出,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继续强化风险管理,加强贷款的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持续开展风险排查和预警工作,及时掌握企业资金流、物流等生产经营和财务的动态情况,适时调整风险管理措施,不断提高贷款“三查”水平,确保信贷资产质量稳定。

  地方融资平台及房地产业是风控的重头戏

  众所周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给地方经济带来发展,但同时也给地方政府带来沉重债务负担,存在巨大风险。据悉,目前全国有3800多家地方政府融资机构,且80%的融资平台集中在县(市)。

  对此,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度重视。以中信银行为例,2010年初以来,行长陈小宪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各分行要由一把手负责”,要坚决贯彻落实监管部门清理平台贷款的有关要求。

  该行认真制定2011年信贷政策,严格控制平台贷款总量。在“压存量、控增量、全覆盖、商业化”的授信原则下,平台客户新增授信全部上报总行审批;新发放贷款应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审批手续齐全、自身现金流能够全覆盖、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符合商业化原则的项目。该行还积极开展平台贷款风险排查,及早化解贷款风险。2011年上半年将对分行开展现场检查,重点是平台贷款的统计分类、风险化解、主动退出等工作。

  而兴业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主要为省级平台,以及省会城市、发达城市的市级平台贷款。由于借款平台层级较高,区域经济实力较强,政府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保障性强,目前无不良贷款。通过“统一约谈”和整改保全,兴业银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进一步缓释。

  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复杂,房地产授信风险加大。2010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综合运用了土地、金融、税收、信贷等多种调控手段,有效地抑制房地产投机需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为应对形势变化,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积极顺应国家新政导向及监管机构调控要求,及时调整信贷准入政策,审慎把握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切实防范房地产市场波动风险和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风险。

  中信银行今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和增量要明显低于去年。该行今年的房地产贷款策略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坚持授信总量控制。二是提高授信准入标准。三是坚持抵押和资金封闭管理原则。四是坚持专业化营销和管理。五是加强对存量房地产贷款的管理。

  结构调整如何平衡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在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面临楼市交易低迷,住房贷款业务萎缩的压力,在个人贷款业务拓展上,银行要在汽车等消费贷款领域以及个人经营领域内寻找发展机会。另外,多元化地开展个人贷款业务,将增加个人贷款业务的盈利稳定性,有利于业务的持续增长。

  去年以来,许多银行加大小企业贷款、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和信用卡循环贷款的投入,但是,其中的风险和问题也不容回避。比如小企业信贷、信用卡贷款的风险都很大。

  显然,中小银行在结构调整中,必须平衡好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防范和处理可能出现的新风险,保证银行战略转型的进一步深化。

  对于如何抵御通胀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平衡发展速度与资产质量之间的关系,有关业内人士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促进经营战略调整,以结构调整舒缓贷款规模的调控压力。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配置时应考虑到通货膨胀对各行业的影响,在具备相应能力时提高盈利预见性强、产品价格可以提升的行业的信贷资金配置比率,降低受宏观经济影响大的行业的信贷资金配置比率,积极对能够抵御通胀与经济周期、国家政策支持导向明确的行业提供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防范有关行业信贷风险,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盈利机会,提高银行经营水平。

  其次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收入渠道,提高盈利能力。中小银行应注意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在中间业务上的金融创新步伐,抓住机遇,突出重点,打造中间业务品牌。并完善员工激励考核机制、强化营销,从而加快发展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资产托管等非利息收入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促进银行经营水平的提高。

  第三是全面加强信用风险的管理,促进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中小银行应加大风险管理力度,提高银行的信贷风险定价能力。密切监控企业经营风险,特别是密切关注从紧货币政策环境下,房地产、“两高一资”、出口等行业中有关企业的信贷风险变化,注意防范企业或集团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维护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令人欣慰的是,不少中小银行已经在上述方面付诸行动并且获益匪浅。

  采访中,记者获悉,中信银行在发展小企业业务过程中,采用积极的风险管理理念,探索有效的风险控制模式。该行控制小企业授信风险的有效措施包括:通过集群授信技术过滤风险。集群授信技术可以概括为“批量营销、集群授信、个体审批”,是根据不同的集群客户的核心特点,设计相应的调查重点、采信要求、准入条件和产品组合,如“先拿望远镜,再拿放大镜”的策略、“九象限法”市场规划技术等,将主要的客户目标锁定在“一链两圈三集群”等重点市场,从“粗放营销”转为“精准营销”,实现风险控制端口前移,提前过滤掉风险。

  兴业银行则表示,多年来,在业务较快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主要得益于该行一贯坚持三条重要的风险管理原则,较好地平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即坚持从发展的角度抓好风险管理;坚持和贯彻稳健的风险文化,做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跟风;注重风险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创新。(陈宜萍)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潘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