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希腊债务不排除“重新打包”可能

2011年05月24日 10:3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继标准普尔之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近日也再度下调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在获得救助一年后,希腊债务危机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以至外界普遍担忧,希腊是否还是难逃债务重组的厄运。

  在死扛了一年之后,欧盟近日也首度提出了对希腊债务进行“轻度”重组的可能性,但这实属无奈之下的险招,是祸是福尚难预料。

  首提“轻度”债务重组

  在日前举行的欧元区成员国财政部长月度例会上,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让-克洛德·容克打破禁忌,首度公开承认不能完全排除对希腊债务进行“重新打包”的可能。但他同时强调,这只能是最后的选择,即在希腊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大力度整顿财政之后才会考虑,而且也不会对希腊债务进行“大规模”重组。

  新闻发布会上,容克使用了债务“重新打包”这样一个字眼,试图与“债务重组”的说法划清界限。所谓债务重新打包,是指与持有希腊国债的私人投资者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延期还款安排。按照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的解释,债务重新打包和债务重组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不会导致债权损失,只是延期还本付息。通俗点儿讲,就是不少还钱,但要晚还钱,从而为债务人争取更多时间。

  除了债务重新打包,欧盟官员近期针对希腊还使用了“债务计划重订”这样一个概念,意思同样也是修改还债时间表,和债务重新打包大同小异。

  欧盟极尽粉饰之能事,大玩文字游戏,就是想避谈债务重组这个敏感字眼,以免引发市场恐慌,失信于投资者。但从本质上来说,债务重新打包也是债务重组,因为它修改了原定的债务偿还条件,只是程度较轻而已,所以可以理解为轻度重组。

  惠誉在下调希腊信用评级时称,延长现有希腊国债偿还期限将被惠誉视为违约。

  欧盟被迫转变策略

  先前,欧盟和希腊都坚决否认会重组债务。从否认到变相承认,欧盟应对债务危机的策略正在转变。

  从一开始救助希腊,欧盟就是要确保希腊不重组债务、构成主权违约,以免对其他欧元区国家和欧洲金融体系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像当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台引发的金融冲击波一样。欧盟后来对爱尔兰和葡萄牙展开救助也沿袭了这一思路。

  但苦苦挣扎一年之后,希腊不仅在巩固财政方面的进展不尽如人意,同时债务水平持续攀升,而且经济复苏始终不见起色,持续萎缩的经济难以为偿还巨额债务提供充足的财政收入。

  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希腊2012年重返金融市场的希望基本破灭。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法比安·祖里格和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若尔特·达尔瓦等欧盟智库专家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均认为,希腊重组债务在所难免,实现有序违约不失为目前的最佳选择。

  未必是“灵丹妙药”

  对于是否让希腊轻度重组债务,欧盟内部仍有不同声音,反对声最高的是欧洲中央银行和法国,因为轻度债务重组的确是一个险招。

  首先,不论轻重与否,希腊都开创了债务重组的先例,投资者不免要担心爱尔兰和葡萄牙是否也会步其后尘。

  其次,受轻度债务重组冲击最大的当属欧洲银行体系。首当其冲的是希腊银行,再者就是持有大量希腊国债的其他欧洲国家银行。虽然轻度重组并不影响债权总额,只是推迟还款,但这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会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欧洲央行到2010年末持有的希腊国债共计470亿欧元(约合663亿美元),是最大的个体持有机构。为帮助希腊等国应对债务危机,欧洲央行多次出手,从二级市场上购买这些国家的国债,起到托市作用。

  为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欧盟一方面忌用债务重组这一字眼,另一方面在重组的轻重拿捏上也经过慎重考虑。专业人士指出,欧盟所谓的债务重新打包可以不构成一个信用事件,不导致与希腊国债挂钩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履行,掀起剧烈动荡,只要延期还款安排是自愿的且不会造成债权价值受损。

  但问题在于,捉襟见肘的希腊政府已很难再拿出什么“甜头”,既然是自愿的,那么欧盟及希腊政府如何说服债权人同意延期还款。更为重要的是,延期还款只能为希腊政府争取到更多时间,债权人如何确定,在更长的还款期里,希腊政府的债务形势不会继续恶化,进而被迫采取更加激进的债务重组。如果那样的话,对于接受延期还款的债权人来说,可能血本无归。

  由此看来,对于希腊来说,债务重组未必是一剂“灵丹妙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