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年内第三次加息,紧缩政策是否收尾存争议

2011年07月07日 15:17 来源:福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日,央行宣布自今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去年10月启动价格紧缩工具以来的第五次加息,也是今年内的第三次加息。调整后,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达3.5%,一年期贷款利率达6.56%。

  加息靴子落地面临双重压力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此次加息在市场预期之内,而其目的也显而易见直指愈发高涨的通胀压力以及通胀预期。“6月份物价涨幅再创阶段新高几无悬念,加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负实际利率和管理通胀预期。此前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持续高于同期存款基准利率,也对加息构成压力。”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认为,中国顶着内外双重压力选择再次加息,原因有两个:一是通胀压力较大,价格水平高涨;二是包括房地产、投资品在内的资产价格泡沫比较严重,并且有蔓延的态势。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央行此次加息更多的是对货币市场利率的一种“追认”,从利率环境来看,当前官方利率水平已经不低,而货币市场利率则更加高涨。加息则会缓解居民对于价格预期的心理作用。

  刘元春认为,央行选择这一时点加息,也透露出两个信号:一方面说明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的方向不变;另一方面也是表明对“唱衰经济”说法并不认同。此前,市场一直担忧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硬着陆以及通胀失控的风险,进而引发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的预期。

  刘元春认为,央行加息面临来自内外部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由于资金成本提高,可能会带来实体经济运行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全球市场流动性的压力,也就是海外的热钱、投机资本可能更多地涌入中国市场。

  此次加息之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达到6.56%。鄂永健认为,加息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成本。

  后市依然紧缩?机构存分歧

  对于后市紧缩政策会否放松的判断,机构依然存在分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CPI的高点将会在6月至10月区间内出现,因为一些新涨价因素具有不确定性,除了传统的粮食、猪肉价格外,包括塑化剂在内各种环境因素也可能推高CPI。由于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在经济尚未完全复苏之前,短期内不会出现政策放松。

  国盛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明剑也认为,今年6月CPI将会见顶,但是全年来看依然属高通胀的范畴,因此货币政策方面不会出现放松的迹象,央行还是会采取小步快走的加息节奏,配合人民币升值和准备金率的上调,力求减少市场的货币供给。

  不过申银万国宏观经济首席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预计年内加息接近尾声,至多还有1次加息,而下半年紧缩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将放慢。他还指出,日前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例会明确提出要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也表明国家开始考虑紧缩政策的累积效应,也预示着下半年紧缩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将放慢。

  民生证券的研究人士认为,6月CPI到达本轮通胀的顶点,预计相应的紧缩政策也已接近尾声。

  房价将更快进入下行通道

  地产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加息将令房价更快进入下行通道。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北京7月初新房、二手房的价格已经出现了普遍下跌的态势,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将使得房价更快进入下降通道。一方面,上调贷款利率将使得开发商的资金链更加紧张,这将加大开发商降价促销、快速销售回款的压力;另一方面,提高贷款利率后,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将会更大,这将对购房人的资金实力,特别是首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购房需求会因此继续萎缩。

  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虽然目前的贷款基准利率并非史上最高,但是因为之前大部分贷款都可以享受八五折的优惠利率,这使得目前只能执行基准利率的首套房成为近10年来最高的房贷贷款利率。

  其次,加息叠加效应逐渐明显,给市场的影响将逐渐由量变到质变,利率的上调效果逐渐明显。抑制刚性需求中的非理性需求。对于部分资金压力较大的购房者来说,进入租赁市场是比较理性的选择。另外部分购房者也将逐渐将公积金当成房贷首选,低总价的房源将逐渐受到这部分购房者青睐,选择公积金自住购房的比例将明显增加。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