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汇丰:人民币成全球贸易三大结算货币之一

2011年08月11日 10:1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汇丰最新的一项针对全球21个市场6000多家贸易企业的调查显示,人民币是全球贸易企业在未来半年考虑采用的三大主要结算货币之一。而汇丰研究团队的预测表明,到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额的一半以上将以人民币结算,达2万亿美元。

  人民币结算“水已到”,但“渠未通”,结算规模仍待扩大。在洞悉人民币结算在全球范围的整体前景的同时,通过对其内地企业客户的调查,汇丰从微观层面上了解本地客户的意愿和看法,以期进一步推动人民币业务的推广。

  汇丰的调查涵盖其内地所有的18个汇丰分行、并且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这是内地市场上首个同类调查。根据此次调查结果,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人民币结算日益受到欢迎

  汇丰调查显示,全球范围综合来看,在未来半年最受贸易企业青睐的五种结算货币将依次为美元、欧元、人民币、英镑和日元。新兴市场对这一趋势的形成起到主要作用;而在北美地区等成熟市场,人民币虽尚未进入前三,但与英镑的使用比例已相差不大。

  从新兴市场来看,在东南亚地区,计划使用人民币的受访企业达16%,超过计划使用英镑的受访企业(3%)。中东地区的受访企业中,13%表示未来半年内会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高于计划使用英镑的企业(10%)。而在澳洲,当地贸易商未来半年中会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6%)也将与计划使用英镑的企业比例持平,并列第三。

  从香港、澳门和中国内地来看,人民币受欢迎程度更胜一筹。三个市场总体而言,预计未来6个月内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企业达45%,超过欧元(27%),仅次于美元。在中国内地,约三分之一(34%)受访企业预计未来半年会在跨境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超过计划使用欧元结算的企业(26%)。而在半年前的上一轮调查中,选择欧元的比例(25%)还略高于选择人民币的比例(24%)。当然,美元仍占据主导地位,九成(90%)内地受访企业仍计划用美元进行跨境贸易结算。

  一是海外企业仍面临没有人民币支付或缺乏相关服务支持等问题。虽然人民币结算的接受度总体而言正在逐步提高,但从内地企业反馈来看,他们的海外贸易对手方仍面临没有人民币支付、或缺乏相关服务支持等问题。

  目前尚未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受访汇丰中国客户中,近四成(37%)表示原因在于海外贸易方无法或不愿接受人民币。这类企业细分来看,有近六成(59%)反映贸易方没有人民币可以支付、或接受的人民币无处可用;超过三成(31%)表示贸易方在当地的银行没有或无法提供足够支持;还有四分之一(25%)反映贸易方缺乏这一业务的相关信息和知识来源。

  “我们认为,这些问题是人民币结算在全球推广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的,它们的解决也不会一蹴而就。我们相信,随着海外市场人民币使用和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境外企业和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将逐步上升,这将推动人民币在海外的积累,而海外市场对人民币的支持也会随之加强。汇丰预计,到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额的一半以上将以人民币结算,达2万亿美元。”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工商金融服务总经理何舜华表示。

  二是企业希望进一步简化流程。涉及到人民币具体的操作层面,其实存在着相当多问题,其中既包括各种政策,也包括技术方面。超过七成(72%)受访的内地企业(包括已开展和未开展人民币结算)希望操作流程可以进一步简化,50%希望获得更多信息来源和相关培训。

  调查访问了各受访内地企业的主要贸易往来区域,以比较目前人民币结算主要在哪些市场之间比较容易展开。结果显示,已开展人民币结算的受访内地企业中,三分之二(66%)的主要贸易伙伴位于香港。内地与香港间人民币结算需求最旺。而内地企业与亚太和欧美等地的贸易往来也产生了相当比例的人民币结算,40%表示海外贸易方位于亚太区,31%表示主要与欧美企业进行贸易往来。

  此前市场普遍认为,汇率是促使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原因。该调查结果印证了市场所持观点。已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受访企业近一半(49%)表示主要目的是规避汇率波动风险,44%出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从地域来看,这两个原因在四大城市中尤其高,分别达57%和49%,高于其他受访城市的39%和38%。

  基于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深入了解,汇丰站在行业领先者的角度,希望在海内外企业中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