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商业银行PK中小企业 融资难仍要见招拆招

2011年08月14日 14: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导读:困扰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问题,其实还是风险。和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很大。中小企业融资的确是块肥肉,但商业银行想要吃到也并不容易,如何才能破解这个世纪难题?

  据经济之声报道,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一下子面临更加严重的融资困难。究竟中小企业面临着哪些具体困难,商业银行又如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最近中央台记者何京玉前往广东省,对一些中小企业展开了调查。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落实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要求,也为改善自身业务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建设银行将中小企业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重点,全力加以推动,不断取得新成效。记者采访中发现,建行在积极探索小企业贷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位于佛山市的明浩家具公司董事长吴荣杰同时还担任佛山市乐从镇家具协会的副会长,除了自己的企业,他也十分关心乐从镇许许多多小微企业。在吴荣杰看来,传统上商业银行,因为对企业偿付能力没有把握,就会要求企业提供抵押物,而对于没有地产的小企业,抵押物还是拿不出手。

  吴荣杰:没办法我们的土地是跟当地政府,当地的村政府租用的,只是厂房是我们自己建出来,建出来是没办法对银行通过那个审批。也不算是银行抵押物。

  吴荣杰的感觉是准确的,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80%的中小企业在贷款时会被要求提供抵押物。当然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担保公司进行担保。而来自乐从镇的富邦家具公司董事长陈敏杰常常因为担保费用多而付出了不少成本。

  陈敏杰:担保费如果是一年的话是1.5%,3年大概是6%左右。加起来也是满大的一笔费用。

  其实这个问题早有破解之道,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的中小企业客户部副总经理马亚萍以,告诉记者对于这样有行业聚集度的小企业,建行通过多家企业的共同联保互保解决担保问题,避免支付过多的担保金。

  当然,抵押物也不一定就是房地产,来自佛山的展生贸易公司的张丽珍经营的是塑料批发生意,她就和建设银行达成协议,用仓单来做抵押。

  张丽珍:我们是用货压做仓单,做仓单之后,然后资金到,就是很快整个过程都是在网络操作。

  其实,不论是联保信贷还是仓单抵押信贷,都是世界银行建议过的小企业信贷模式。除了这两种,世界银行还建议使用财务报告信贷、信用记录信贷、交易信用信贷等模式。而且信贷的方式也不一定就体现为发放贷款。

  上市公司、伊立浦电器公司的财务总监王德发介绍了流动资金充裕时,他们和建行合作进行的证票通业务。银行可以提供给企业承兑票据,用于支付给供应商,代替现金。这样不但增加了银行的表外业务,还能通过了解企业的供应链随时掌握资金动向,降低信贷风险。

  王德发:我们现在就是流动资金、现金比较多,我们就没必要去贷款,我们就是日常对我们供应商这一块,按照我们公司的付款规则,跟供应商谈了条件,就是做证票通。

  当然,世界银行提供的小企业信贷思路有时候也不一定灵光,高新技术企业赛业生物科技公司总裁孙久峰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他的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人,产品都是无形的服务,连仓单和货物都几乎没有,拿什么担保?

  孙久峰:我们可能会是一个巨人,现在就是巨人的一个婴儿期。更多的社会的眼光还看不到我们成为巨人的天赋,或者眼光。

  银行也不是万能的,这时候得到政府支持的广东凯德担保公司总经理钟文辉出现了,他通过对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为他们提供担保支持。孙久峰和公司其他的高管是创业者,他们创业的资本都是自己的身家资产,同时,进行了个人连带成本责任担保,钟文辉才会放心做这个中间人。

  钟文辉:其中有一点就是他个人会觉得这个违约成本会很高。因为个人成本是连带担保责任。

  广东省和浙江省一样,是小企业密集的地区。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的中小企业客户部副总经理马亚萍感叹,很多优质的小企业像小树苗一样成长起来,成为银行的摇钱树。只要风险管理过硬,大银行当然愿意贷款给小企业。

  目前,建设银行服务的中小企业授信客户已占全部企业客户总数的90%,贷款余额超过1.7万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小企业贷款新增已占到全部企业贷款新增的68%。中小企业融资难中,主要是小企业难。为更好地服务小企业客户,建设银行更是加大了推进力度,研究构建了差别化的政策、机制、流程和产品体系,近三年小企业贷款平均增长40%,目前已累计为16万小企业客户投放信贷资金1.4万亿元。

  不过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由于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论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目前可贷资金已经非常有限,而定向支持对小企业的贷款投放,不仅小企业翘首以盼,银行其实也心有戚戚焉。(记者何京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