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吴显亭:多方面持续努力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2011年08月19日 09:22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18日,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吴显亭,银监会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张小松就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有关问题进行解读并回答了网民提问。

  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多方面拓宽融资来源

  有网民提问,监管部门是如何加强信贷政策宏观指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的?吴显亭回答说,央行上半年专门出台了两个针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文件。一个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扎实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优化信贷资金的结构配置,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放。另一个是《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通知》,决定从2011年起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综合评估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实施效果。

  张小松说,今年5月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网上简称“银十条”。从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指标等方面采取了差异化的监管政策,用这种方式切实推动商业银行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为促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吴显亭表示,中小企业融资完全靠贷款肯定很难完全满足需求,应该通过直接融资等多种渠道,多方面拓宽融资来源。从人民银行的角度来讲,一是加快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指导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先后推出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一系列的创新产品,对中小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提供绿色通道。二是稳步开展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为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了实践经验。日前,国务院已经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继续扩大试点,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目前正在积极研究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方案。三是针对国内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比较多的特点,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从2002年开始制定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贴息和担保来撬动银行贷款,更好地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四是积极指导、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研发推出不同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五是加强和证监会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协作,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以及场外的股份代办转让系统,拓宽融资渠道。

  系统工程需各方努力发展方式转变是根本

  在回答网民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还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时,吴显亭表示,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目前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从根本上来说,要坚定不移地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金融业的发展方式也要加快转变。

  他指出,人民银行将继续把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作为一个大战略,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实质进展: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好的金融环境。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支持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而且这些中小型金融机构重心要“下沉”。加快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为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抵抗系统性风险的制度保障,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积极性。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增强体系建设。加快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征信体系、信用评级发布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支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引导规范民间借贷发展,进一步发挥好民间借贷在支持和服务中小企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民间借贷潜在风险。扎实推进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促进中小企业信贷政策顺畅传导,全面提高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实施效果。按照中小企业新的划型标准,及时调整完善中小企业信贷统计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融资情况的动态监测及调研分析,及时调整完善信贷政策。

  从企业方面来讲,多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处在国际生产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利润薄,容易受到外部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的冲击。所以在当前的情况下,企业自身确实要积极地加强内部管理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修炼内功,下力气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应变能力,在实现企业稳步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

  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在优化辖区金融生态环境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只有金融生态环境好才能更好地增加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努力改进和提升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加强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引导、政策性指导。万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