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影子银行”监管到位或重在区别对待

2011年11月04日 10:0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重点应该是将其纳入监控和监管体系。专家建议,从监管方面,应改变“各扫门前雪”的现状,监管体制要跟上,并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彻底改变目前经济发展所承载的高成本。对银行理财的监管则应区别于民间资本,其重点在对于包括法人治理结构等各个方面法规的完善。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影子银行”这个概念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而对于“影子银行”,多数人的印象中将其视为制造祸端的洪水猛兽。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因为许多问题的出现都与“影子银行”有关,因此“影子银行”才开始被关注,也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成为了洪水猛兽。

  监管缺失让“影子银行”成为洪水猛兽

  那么,“影子银行”究竟是不是洪水猛兽?

  从国际上看,次贷危机中很多问题的出现都与“影子银行”有关。从中国国内的情况看,最典型的是民间借贷及四处出击、飘忽不定的“游资”,由此也造成了商品价格混乱、对宏观调控及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冲击等问题。从这些现象上看,“影子银行”的确是制造祸端的洪水猛兽。但同时对于“影子银行”的作用也有不同的说法。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曾明确表示,这些机构的存在有助于实现金融领域的多样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曾表示过这样一种观点:“影子银行”是对银行体系的补充,并且效率比较高,需求也比较大。因此,对于“影子银行”的影响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也应该从两个方面看。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探究“影子银行”究竟为什么为祸四方。

  对于这个原因的探究,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主席特纳的观点一语中的。他认为尽管有许多问题来自“影子银行”体系,但目前多数应对措施都是针对银行机构。没有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影子银行”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前所扮演的角色,是全球监管者的“根本性失败”之一。也正因如此,世界多国金融监管机构呼吁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体系。

  监管基础在划分

  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体系之中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影子银行”,或者在中国,哪些是没有纳入监管体系的“影子银行”?只有明确划分出什么是“影子银行”才能确定目标。目前对于“影子银行”的范围,多数人认为应包括信托、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以及民间借贷等。这样的划分是否准确?

  对于“影子银行”的划分,应该从其特征、功能和活动上去考察。从特性上看,“影子银行”一般具有这样四大特点:不受监管或者受到的监管程度比较低;高杠杆;与资本市场联系紧密;风险具有高度传染性。其中前两大特征又是“影子银行”为祸四方的万恶之源。从这种特性看,包括信托在内的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应该与“影子银行”的特征完全不符。

  从监管上,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统属银监会监管,针对行业和机构的功能和日常经营活动,出台了大量约束性、规范性规章,有些规章甚至比照银行执行,甚至比银行要求更加严格。比如对信托比照银行监管采用了净资本管理办法,要求信托公司无论是否上市都要进行信息披露。从高杠杆特征上,信托公司不得负债、非杠杆化经营,不能成为银行质押贷款“低门槛”客户。净资本约束也使信托公司难以无限扩张规模和信贷业务。放下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不是“影子银行”不谈,仅从对“影子银行”的规范上看,中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早已在监管体系之内,因此应该不是规范的重点。

  在非银行金融机构之外,中国最大的“影子银行”应该就是民间资本,其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冲击也最多、最大。一段时间以来所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甚至是房地产价格的居高不下等问题,都与民间资本有关。目前对于民间资本的具体数量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数字,这也是在监管中忽视了民间资本的一个最好的例证。目前对于中国民间资本的规模,记者所看到的仅有中金公司的一份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民间资本的总规模在3.8万亿元左右。如此规模已经与整个信托行业基本相当。目前,因为中国金融市场并不发达,金融衍生产品缺乏,因此尚不能对银行体系造成冲击,但其在其他诸多领域的破坏性早已显现。

  此外,商业银行理财也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领域。虽然这一部分也在监管体系之内,但目前对于银行理财的监管措施远不如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因为银行理财滋生于银行,与商业银行有着剪不断的“血缘”联系,因此这一领域一旦出现问题,无论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还是对银行系统,所造成的冲击应该是最大的。最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银行理财监管体系的建设已经滞后于银行理财发展的情况下,一些商业银行仍在重点发展这一业务,有些银行甚至提出在未来若干年内表外业务赶上并超过表内业务。一旦监管缺失,所造成的后果可能非常可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