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专家:中国货币政策将进入调整期

2011年11月09日 20: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蒋雪林)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10月份CPI同比增5.5%,PPI同比增5.0%。这也是CPI最近5个月来首次降至6%以下。针对这一经济形势,多位经济专家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将进入调整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10月份经济数据清晰显示物价进入回落通道,这位经济学家乐观认为,中国经济“软着陆”成功在望。

  鲁政委认为,货币政策将继续“微调”而不是“全面放松”,主要是减少公开市场回笼、修订动态差别准备金率参数、减少差别准备金冻结量、信贷额度小幅松动。但考虑到财政支出可能加快,美元汇率还未发生逆转,全面下调所有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下调所有中小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息之类的政策,年内还不会出现。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曹和平也认为,货币政策肯定要放宽,可能会以信贷总额为切入点,他说:“放宽到6000亿元人民币到7000亿元最有可能,最后将存款准备金率放宽。”

  针对有券商预测,这个月底将会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说法,曹和平表示:可能会下调,但是实验性的,下调的幅度不会太大。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表示,CPI未来还会进一步下降,央行货币政策也将发生转向。

  袁钢明认为,“今年货币政策一直以控制通胀为首要目标,特别是10月以前物价持续快速上升,以至于远远高出政府设定的调控目标,使得货币政策采用了各种手段,控制得非常紧。现在的情况已经转变为物价增幅回落,如果货币政策还不转向,就会变成物价的急剧下跌,很可能引起经济的下滑。现在的货币政策不是控制通胀了,而是防止经济过快的下滑。”

  瑞银证券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指出,10月CPI回落符合市场此前的预期,因需求减少、供给相对平稳、基数效应下降,使猪肉价格、蔬菜价格和食品价格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下跌。

  汪涛表示,“目前政策出现微调,明年一季度有望明显放松”。汪涛指出,当前面临实体经济增速温和放缓、中小企业困境依旧以及通胀水平虽然从8月开始回落,但仍处于高位的整体宏观经济形势,政府已经有所动作,比如为中小企业放松信贷条件、减税,并且还释放了不再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

  汪涛认为,虽然目前有货币政策出现调整的迹象,但在近期不会出现政策大转向,她预计更明显的宏观政策放松将会在2012年一季度,在经济增长和通胀双双进一步放缓之后。(完)

分享按钮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