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央行统计采用M2+更加准确反映流动性状态

2011年11月17日 10:31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前,央行有关方面负责人就广义货币供应量(M2)数据相关情况进行说明。该负责人称,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总和。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工具创新,各国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会进行修订和完善。考虑到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存款规模已较大,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较大,2011年10月起,人民银行将上述两类存款纳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统计范围。对此,人民银行在11月11日公布的今年10月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时已在注3中予以说明。

  对于此次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变化,来自华安证券的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将两类存款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金融市场真实的流动性状态,这两个数据也更加符合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定义。”该人士进一步指出,近年来,业界对M2统计口径的争议一直存在,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创新对货币统计的影响日益加大。

  央行在最新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随着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以及企业与居民投资渠道日渐丰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银行表外理财资金,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的存款等都增长较快,此外还有大量其他创新型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如货币市场基金、资金信托投资计划、银行承兑汇票也分流了存款,致使货币供应量增速对实际货币条件的衡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低估,因此应全面看待当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并适时将一些数据纳入M2统计范围内。

  在央行公布今年8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时,央行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就表示,今年以来,M2增速从高位向常态平稳回落,符合宏观调控预期和稳健货币政策要求。尽管目前M2的增速看起来比过去低一些,但实际货币条件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相适应的。该央行新闻发言人同时表示,目前我国金融创新不断增多,公众资产结构日益多元化,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央行正在研究覆盖范围更广的货币统计口径M2+。

  而“货币统计口径M2+”在提出后,也立即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M2+概念的提出,将使M2统计范围更广,能更好地反映不断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日新月异的金融市场的变化,从而提升统计和监测水平,进而为宏观调控提供更好的参考,增强宏观调控效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表示。

  当前,尽管业界对央行此次新增加两个存款指标后的M2统计口径与M2+“是否是一回事”的问题尚存争论,如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认为,新增加了两个指标,应该还不是此前央行公布正在研究的所谓M2+;另有分析人士则表示,将上述两类存款纳入M2之后,或许就是所谓的M2+;但无疑,研究扩大货币统计口径即M2+一事已处于“正在进行时”。

  对于央行在研究扩大货币统计口径一事,央行行长周小川不久前在IMFC第二十四届部长级会议期间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表示,M2+不是刚刚开始考虑的,实际上在两三年前就开始考虑了。主要是业务品种一旦发生变化,过去的统计口径覆盖面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在道理上应该将某一科目计入M2,但量非常小,过去的口径没有包含;但一段时间后它的量慢慢变大了,这时如果再不计入M2就会有问题。例如,过去有一段时间就对金融市场保证金类资金是否应纳入M2有过争议,也有过一些修改,只不过那些变化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

  有关专家指出,从历史上看,英美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行的货币主义实验表明,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作为重要中间目标的M1与名义GDP的关系还是比较稳定的,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M1这一中间目标与名义GDP关系不太稳定了,继而选取M2作为参考指标;此后,M2与名义GDP关系较为稳定,后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不太稳定,这一稳定关系又渐渐发生了变化。“这一历史经验说明,中间目标会随着经济形势、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的变化发生修正、完善和演变。因此,适时修订、完善M2统计口径是适应金融市场发展与变化的需要。”郑超愚表示。

  《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报告指出,货币供应量只是货币政策的一个中介目标,对中介目标的分析、调节和管理,仍然应当服务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需要。由于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经济形势也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中央银行必须根据总需求的变化对中介目标的变动进行全面评估,在对形势进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选择运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进行调控,以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采访中,有专家建议,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不局限于M0、M1、M2三个档次,而是多设立几个档次。但专家同时指出,设新档次也存在一个与社会、经济学界的沟通和理解问题,比如新档次是否准确、是否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是否能和历史上的时间序列数据接轨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各方充分加以研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