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侧重欧美争议 发展中国家声音不应被淹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峰会侧重欧美争议 发展中国家声音不应被淹没

2010年06月25日 07:5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国集团(G20)周三公布的一份草案显示,G20成员国将对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出现的一些自满心态提出警告,并称病态的财政状况可能会伤及长期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的措施在金融监管方面提倡更为负责、更透明化的银行业。

  从草案的重点内容不难发现,舆论之前普遍认为峰会上将热议的银行税和财政政策选择等问题果然成为焦点。然而,在这些侧重欧美发达经济体的诉求声中,新兴市场国家的声音不该被淡没。对于尚不发达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此次峰会的关注点将是加强国际话语权和尽快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

  由于在此次G20峰会举行之前会先召开G8峰会,有专家认为,G8峰会很可能会抛出一些议题强加给G20峰会,进而造成G8峰会“劫持”G20峰会的局面。

  新兴市场国家诉求依然紧迫

  包括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在内的新兴国家代表将带着业已达成共识的要求出席此次会议,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要求加速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加强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监管。

  据预计,新兴国家此次会在多伦多峰会上要求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实质性”增资,以提高它们帮助贫困国家的能力。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领导人的人选问题也是新兴国家关注的重点。新兴国家认为,应该以“才具”而不是“国籍”决定世界银行行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人选。此外,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管理层人员应实现“多元化”。

  根据新兴国家在巴西利亚达成的共识,它们将力推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雄心勃勃”和“众望所归”的改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合法性”上所留下的“赤字”必须立即解决。

  正如国际金融协会(IIF)总裁查尔斯·达雷华所说,新兴市场国家要在这次会议上发出声音。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仅由美国和欧洲唱主角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中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将发挥更大作用。

  G8峰会“定调”G20峰会?

  新兴经济体国家能否顺利“上位”,获得期待中的话语权的提高,目前来看通过G20机制是个有利平台,但由于G8的存在,这个过程恐怕还需时日。

  由于G8峰会先于G20峰会将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部分专家认为,G8峰会很可能会抛出一些议题强加给G20峰会,进而造成G8峰会“劫持”G20峰会的局面。特别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逐步消退,G20的未来和发展面临一个重要转折点。我国应借助美国倾向于以G20取代G8、韩国主办下半年G20峰会等因素,积极推动G20机制常态化,逐步扩展峰会议题,推动G20机制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赵干城说,与以往不同,这次是先召开G8峰会再召开G20峰会,这很容易导致G8峰会为G20峰会制定议程,从而形成后者秉承前者意志的印象。加拿大作为G8成员国,对推动类似议程十分积极,值得警惕。

  专家们认为,G20峰会要防止重走“G8+5”对话机制的老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认为,“G8+5”机制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它是一个过渡机制,也是一个无奈选择,总体而言是由G8主导。

  日本明治学院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宋立水认为,世界经济秩序已开始进入转型期,今后G7成员国的经济活动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将逐渐下降,其对世界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会随之降低,这为G20机制实现常态化提供了可能。G20机制至少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发言平台,一旦它实现常态化,将有利于中国在世界经济秩序转型期积极参与新秩序建设。

  查尔斯·达雷华说:“八国集团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重要。世界现在聚焦在二十国集团下的新治理结构,新情境和新领导结构上。八国集团对其成员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仍然很重要。但在现实中,如今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需要在二十国集团中进行,而不是八国集团。八国集团仍然可以发挥有价值的作用。但有一个迹象是明显的,即七国集团或者八国集团退出舞台只是时间问题。”

  加拿大《金融邮报》指出,这是两个峰会首次几乎同时举行,凸显了国际社会为建设世界新秩序而设立的这两个国际组织的不同分工。记者 闫磊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