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陕西咸阳选5万干部下乡一星期 一周村官能干啥?

2011年05月23日 10:4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干部群众说“驻村”

  “他看我养了20多头猪,问我有啥想法。我说,想把规模再扩大些,不知道国家有没有扶持政策,能不能争取到无息贷款?过了两三天,老冯特地来家回复我,说问了可能有困难。虽说有点失望,但用你们城里人的说法,‘感觉很温暖’。”

  ——永寿县常宁镇果纳村农民张水亭说起驻村干部冯结团

  “一周时间做不了啥。来一天,走一天,剩下的几天,也就能摸摸底,掌握个情况。要真正帮助解决村里的一些实际问题,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打算与这个村建立长期联系。”

  ——在永寿县监军镇西二村驻点的干部董密慎说

  4月15日至5月31日,陕西省咸阳市在全市开展“我做一周村官”活动,选派市、县、乡三级近5万名机关干部,深入全市2767个行政村当“村官”。短短一周时间,大规模干部下乡,究竟能干成什么事?

  一周时间,冯结团走访了20户群众

  吃住在村解难题

  带着两架旧钢丝床,两套被褥,冯结团和同事4月18日入驻永寿县常宁镇果纳村。他们是咸阳市水利局第一批驻村干部,一周时间里,住在村供水站,吃在村支书家,每人每餐付10元钱。

  走访农户是冯结团的驻村工作之一。走进一户农家小院,村民张社民黝黑的脸上立即堆起笑容,紧紧握住冯结团的手,说:“老冯是个好人,上次来家里,看到我屋里人双目失明,马上就掏了200元给我们。”

  “老冯确实是好人。”张社民的弟弟也感叹,“他看我养了20多头猪,问我有啥想法。我说,想把规模再扩大些,不知道国家有没有扶持政策,能不能争取到无息贷款?过了两三天,老冯特地来家回复我,说问了可能有困难。虽说有点失望,但用你们城里人的说法,‘感觉很温暖’。”

  一周时间,冯结团走访了20户群众,每到一户,除了向村民宣传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外,还与他们拉家常,交朋友,记录下村民反映的问题。之后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再与相关部门联系,了解有关政策规定后,逐户回访予以答复。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水、电、路改造等项目,就协助村上写申请,向市、县争取。

  此次“我做一周村官”活动,主要选派的是市、县、乡三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科级以上干部、后备干部、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以及组织系统、涉农部门全体党员干部。咸阳市要求,驻村应带政策、带技术、带感情,至少要走访联系村1/3以上农户,吃住在村,不讲条件,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帮定发展规划、帮抓致富项目、帮解实际困难。

  明察暗访,督促驻村干部下得去、干得好

  要求“当好八大员”

  “我对县上‘一周村官’的要求是‘当好八大员’。”永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胜利说:“即政策宣传员、民意调查员、为民服务办事员、农民增收指导员、民事纠纷调解员、群众心理疏导员、敬老孝老统计员和党的形象宣传员。”

  为了进一步明确任务、夯实责任、保证效果,咸阳市要求驻村干部完成“两表两卡一报告”,即《走访农户记录表》、《驻村工作情况统计表》、《专业户增收明白卡》、《贫困户增收明白卡》和“村官报告”,要求包村单位填好《“我做一周村官”工作日志》,帮助富裕户制定《“双带”计划》。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咸阳市“一周村官”们共走访农户7.53万多户,征求意见6万多条,帮助村级制定完善发展规划1694个,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26个,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法律法规宣传、文化下乡活动3500多次,落实惠农措施350多项,为群众办实事8570多件,解决难题4300余件。

  市、县分别组建督查组,采取不打招呼、明察暗访的方式,对干部到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驻村干部下得去、干得好、有收获、全覆盖。

  联系村一定三年不变,定期选派干部下村

  长效机制当“村官”

  “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干部下基层,一些人感觉是‘作秀’、‘走过场’,如果不实干,蜻蜓点水,只为了完成任务,填那几张表,干部下来不但帮不了忙,还会使群众感觉是负担。”咸阳市交警支队副县级侦察员李崇杰说。他介绍,咸阳市交警支队驻永寿县渠子乡坡边头村的3名“村官”,对村里提出的发展设想进行实地考察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还走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村民种植地膜玉米,示范开花期果树的作务,并争取到支队资助村里6件价值1万余元的健身器材。

  “一周时间做不了啥。来一天,走一天,剩下的几天,也就能摸摸底,掌握个情况。要真正帮助解决村里的一些实际问题,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永寿县监军镇西二村驻点的咸阳市科协副调研员董密慎坦言:“所以,我们打算与这个村建立长期联系。”

  永寿县形成了“落实‘我做一周村官’活动征询意见和建议任务分解表”,将在“一周村官”活动中梳理、收集上来的问题,分解成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5类22个问题,分别明确了解决问题的牵头部门、协助部门和时限。

  目前,咸阳市委已决定建立“部门长期包联、干部定期驻村”的长效机制,活动联系村一定三年不变,部门定期选派干部做“村官”,做到村子面貌不改变、帮扶农户不增收,包联工作不脱钩,形成城乡长期联帮、干部经常受教育的工作格局。

  江苏 省直领导每年须下基层驻点5到7天(链接)

  本报南京5月22日电 (记者赵京安)江苏省委、省政府21日下发《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意见》,部署“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求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级机关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每年须结合分管工作和部门职能,深入到村镇、社区和基层单位驻点5至7天。

  据了解,活动将采用政策宣讲、形势报告、上党课等多种方式,宣传中央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凝心聚力推动工作。并结合基层实际、群众需要和部门职能,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解决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困难和问题。

  江苏领导干部还将下基层排查信访、宗教、安全、治安等方面突出问题,协助抓好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基层稳定。

  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开展“领导下基层”活动须轻车简从,不事先踩点,不层层陪同,不搞特殊接待,力戒形式主义,须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扑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领导干部到农村驻点的,提倡驻村住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