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男子工地挖墙脚遭砸伤 吃土豆糊糊艰难度日(图)

2011年06月02日 13:29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男子工地挖墙脚遭砸伤吃土豆糊糊艰难度日(图)
李志祥如今靠喝洋芋糊糊度日 杨新宇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力哥老李工地挖墙脚遭砸伤

  如今吃洋芋糊糊艰难度日

  李师傅有餐馆帮工的经验,邻居们希望好心人帮他找个工作

  “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脚挖不倒!”这句源于生活的言子儿,对许多重庆人来说很熟悉,却不一定明白具体指的是什么。对于51岁的江津农民工李志祥来说,讲述的却是他自己的不幸遭遇。1月3日,他在江北一个建筑工地上挥着锄头挖墙脚时,真的把墙给挖倒了,两米高的墙面倒下来,硬生生砸碎了李师傅的盆骨和肩胛骨。半年过去了,李师傅的伤还没好,小小的出租屋内,他用仅剩的一点钱小心维持生活,靠吃洋芋糊糊度日。

  受伤力哥吃糊糊度日

  李师傅目前租住在山城巷26号二楼的一间小屋子里,是他和另一位进城打工的小伙子合租的。2011年1月3日,一次意外,让李志祥坠入谷底。“我去挖墙,结果墙垮了,全部压在我身上。”李志祥就这样被压在了墙底,盆骨骨折、右手骨头脱节,牙齿也缺了。

  熟悉李师傅的邻居们说,“这个人就是太老实,话太少。”邻居们说,李师傅在外面干活受了伤,现在整天窝在屋子里,找不到钱,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他们很希望有好心人,能给李师傅提供个简单点的工作,帮他渡过难关。

  昨日,重庆晨报记者在邻居们的指引下走进李师傅的家,这是旧木楼上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屋子,里面只有一张床。即使是这仅有的一张床,也不属于李志祥。“我跟一个小弟娃合租的这个房子,我看到他年轻,就把床让给他了。”

  “我受伤了回来,走路都恼火,在地上打了几个月地铺。”李师傅说,睡在地板上久了人受不了,受伤的骨头更加疼,但就这样他都没提出过要跟同屋的小伙子换床睡,因为心疼小伙子年轻,吃不了这样的苦。最后还是小伙子提出来,李师傅可以白天在他上班时,在他的大床上休息,这样李师傅才睡上了床。

  中午时分,李师傅还迟迟没有吃饭,在记者的询问下,他端出一锅泡椒煮的洋芋糊糊,不好意思地说,“身上只剩几十块钱了,开不起伙食费,只有吃糊糊了。”现在他根本不敢考虑营养,只求勉强填饱肚子。李师傅说,现在他还能支撑半个月,要是再找不到工作,他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也曾尽力做过善事

  1988年,出生在江津四面山的李志祥第一次走出自己的家乡。那时他的母亲刚刚因病去世,由于母亲生病期间李志祥四处借钱为其治病,母亲去世后,他欠下了一身债务,只好背井离乡,来到了主城打工。

  李志祥从来没有读过书,身高不足1.5米,个子矮小导致很多工作都把他拒之门外,无奈之下,他在荒沟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李师傅回忆道,那时的工资是3块钱一天。他在建筑工地做了5年,终于把欠的钱还清了。随后,他在朋友的介绍下进了一个伙食团,在这里,他一做就是4年。随后伙食团拆了,他又在同事的介绍下来到一家面店打工。直到2002年,他打工的那家面店关门了。

  “我没读过书,人又不够聪明,只能到处打杂养活自己。”李志祥就这样辗转流离了14年,后来做了力哥。李师傅没文化,迷糊了一辈子,记不清很多事,但是他永远不会忘记2007年的时候,他因为路过解放碑,看见一个希望工程捐款的活动,就去捐了5块钱,而被主持人请上台的事情。“他喊我上去,我从来没经历过这种事情,全身都在发抖。”

  李志祥被请上台,哆嗦了一阵后唯一说的一句话是,“应该让小孩尽量读书,我没读过书,所以只有来当棒棒。”因为他没老婆,没孩子,因自己没读书,一生受苦,因而想让其他孩子尽量读书。

  5块钱,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瓶饮料、一个冰淇淋,但是对于李志祥来说,却也许是要替别人把一个大空调从七星岗背到解放碑,或追着公交车好不容易抢到一单生意的收入。“那个时候我当棒棒,一天可以挣20块钱。”

  “他可申请工伤鉴定”

  2010年,李志祥51岁了,棒棒这种体力活再也干不动了。但是每月70块钱的房租得继续缴,每月300块的生活费得继续花。

  就在这个时候,李志祥找到了在江北一建筑工地打杂的活。每天70块钱虽然不多,但对于他来说,却是很大一笔收入了。“老板看见我肯干,结账的时候还每天多给了我5块钱。”李师傅说,如果不是受伤了,他很满意工地杂工的工作。

  昨日,记者联系上当初给李师傅提供工作的劳务公司,负责人林老板说,李师傅受伤后,公司替他承担了4万多元的治疗费用,2月份李师傅出院后,陆续从公司支借了几笔生活费。“他可申请工伤鉴定,到时可根据伤情获得应有的赔偿。”林老板表示,李师傅目前的身体状况不能继续从事建筑工作了,他可在家休息或另外找一份轻松点的活。

  李师傅表示,他以前曾经在伙食团和面店干过,希望能有好心的饭馆老板能为他提供一份工作,他会非常感谢。(刘琳 刘寒雪萧)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