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广州民意行为艺术:官民良性互动 权力尊重权利

2011年06月21日 10:1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广州民意行为艺术:官民良性互动权力尊重权利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官员大方接受“礼物”还说“化鸭梨为动力”,官民良性互动

  ●向发改委赠皮球,给社保局送鸭梨,给城管委送闹钟……

  ■链接他们这样表达民意

  5月,广州高中生陈逸华在多个公共场所举牌,呼吁市民反对花巨资统一改造地铁车站,收集市民签名,被称为“举牌哥”。

  4月,广州仔彭燕辉征集市民剃光头拦下1.5亿光亮工程。他表示:“从小到大从未剪过光头的我,为此第一次剪了光头,我希望我的光头可以让广州更亮一点,这样政府就可以少花一点钱在光亮工程上,也可以节约一点能源。”

  3月,人称“鲨鱼妹”的广州高中生邓茜元,摆弄了两块图文并茂的巨幅纸牌,站到学校外面的路上,呼吁市民“不要吃鱼翅,救救鲨鱼”。

  2月,因对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调查结果不满意,“乙肝斗士”雷闯将一篮10斤重的“鸭梨”当场送给该局工作人员。

  因为给“踢皮球”的人送了一个皮球,广州妹区佳阳红了。

  前不久,广州宣布投入1.5亿元对珠江两岸的光亮工程进行升级。区佳阳通过网络,向广州市建委和发改委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公布光亮工程的可行性报告,但两个部门却踢起了皮球。因此,区佳阳给发改委送了一个带刺的皮球,她表示,皮球也是送给建委的。

  在广州,像这样表达民意的“行为艺术”时有耳闻。

  还有戴口罩、送闹钟、送垃圾……种种旨在表达民意的行为艺术在短时间内密集出现,成为广东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观察人士分析指出,这是一道让人喜忧交加的风景——— 喜的是公民意识的高调崛起,忧的是民意表达究竟是应靠行为艺术,还是靠制度安排?

  广州涌现“行为艺术家”群体

  层出不穷的行为艺术,让人有些眼花缭乱,但如果细细梳理,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表达民意更多的是为了个人利益。无论是上访、写信等温和的正规方式,还是跳桥、堵路等偏激的极端方式,多为维护自身利益。这些行为艺术则不同,指向的都是公共利益,涉及到城市文化、公民权利、公益环保等各个方面。

  表达民意的“行为艺术家”们,也都洋溢着强烈的公共意识,常常为了公共利益锲而不舍。以区佳阳为例,在送皮球之前,她还拍照将自己的大拇指传上微博“请愿”,并召集热心粉丝跟帖,希望征集1000张大拇指照片,“撑”广州市建委公开《光亮工程可行性报告》。

  年轻,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区佳阳是一名大四女生,现年24岁的雷闯是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光头哥”彭燕辉是在广州生活了快10年的“80后”,“举牌哥”陈逸华则是广州十六中的高一学生。“鲨鱼妹”邓茜元今年15岁,在广州市七中读高一。关注自行车出行环境的草根环保组织“拜客·广州”,其核心成员多数是广州大二、大三的在校生。还有通过拍摄电影等形式关注广州旧城改造的“声·鸣行动组”,成员则是各大高校的学生。

  他们伴随着网络成长

  “我爱广州”,是“行为艺术家”们共同的情愫。他们要么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要么是在广州生活了很长时间,对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有感情。在区佳阳看来,身为广州人,广州发生的任何事情,无论大小都跟她息息相关。“光头哥”彭燕辉则看得更远:一些民生问题与下一代的利益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广州爱得深沉”,是这群年轻人对“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最简明扼要的诠释。

  他们年轻,敢于用标新立异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年轻的他们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深知网络集聚民意的力量与效应。开博客、写微博、建立互动群组成为他们获取支持、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

  早在2010年春天,网民们就发现某知名社交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广州旧城关注”小组,这正是这群以邢晓雯为代表的年轻人为保护广州老街恩宁路而建立的。这些原本微弱的声音,经网络平台得以迅速放大,最终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

  央视报道“广州的民意”

  在广州发生的这一切,吸引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央视《新闻1+1》曾以“广州的民意”为主题报道了这些表达民意的行为艺术。用行为艺术表达民意,并非广州市民的专利,但在广州要常见得多。

  为什么是广州?

  “一个重要原因是广东毗邻港澳,深受港澳文化的影响,市民的公民意识较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说。

  恩宁路民间关注小组的发起人邢晓雯说,“同守恩宁路”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香港人全力以赴保卫皇后码头、保卫喜帖街(利东街)等事件的影响,使“文化保育”一词深入心灵,让保卫恩宁路不再止于说说而已。

  广东主要领导的率先垂范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很多人对“龙剑血贴”念念不忘——— 2008年,肇庆的小学代课教师龙剑喜,以网名“龙剑”在网上发帖直陈代课老师的窘境。

  “龙剑血贴”触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他立即批示珠三角地区用一年时间、经济欠发达地区用两年时间解决全省逾5万名代课教师的问题。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有4.9万名代课教师(占原代课教师总数的83%)通过招录、转岗、辞退补偿等方式得到安置。

  权力尊重权利的意识日益提高

  上行下效,主要领导身体力行迅速形成示范效应,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纷纷走出机关大院,听网友“拍砖”,与群众攀谈。在这种氛围下,广东的官员对“行为艺术”表现得很大度,如广州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在接到区佳阳带刺的皮球后,不但没有生气,还表示“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人民日报前不久发表了一篇引起广泛影响的评论《在良性互动中寻求“善治”》,文章以广州地铁公司主动约谈“举牌哥”为例,称赞广州回应民意能力更强。文章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广州有过多次面对群众问政的历练。从番禺垃圾焚烧事件到与建委对话的‘口罩男’事件,经常面对诉求和质疑,才使得‘权力’尊重‘权利’的意识日益提高。”

  广东省社科院公众参与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梦琴表示,广州政府部门在吸纳民意、为民服务的层次和意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区佳阳也表示,广州算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城市。

  面对表达民意的行为艺术,不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能宽容待之。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乙肝斗士”雷闯同样送了一篮鸭梨给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信访办,工作人员的态度却和广州市人社局截然不同。一名女工作人员谢绝了雷闯的“好意”,另一名黑衣女工作人员则“教育”雷闯是“作秀”。(记者 雷辉 实习生 黄利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