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光明日报:“听证专业户”使听证流于形式

2011年07月19日 15:17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机抽签次次“被选中”、7年里一共参加了十几次听证会,这两天网上晒出成都有四名“价格听证专业户”,其中一位名叫胡丽天的63岁老人竟然19次参加过各类听证会,而且逢听必支持涨价,先后支持过涨水价、涨的士价、涨停车费等等。这引来质疑声一片,网友称她为成都听证会的“最牛群众演员”。

  随机抽签次次“被选中”,不得不佩服胡丽天老人的“手气”。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是听证会上演的闹剧,胡丽天老人只不过是听证会上一枚任人摆布的棋子,充当了有关部门需要的“群众演员”而已。因而,舆论仅仅谴责胡丽天老人是不客观的,一味地嘲讽个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有关机构的责任。听证会上,诸如胡丽天的角色也绝非仅此一人,只不过那些人不被群众知晓,不被公众发现罢了。而这类人物的出现,根本原因是听证制度程序的失控,以及相关监督的缺失。

  “听证会”是管理方式的舶来品,旨在通过民众的参与体现公共管理的民主性、合法性、公开性。近年来,各地在处理有关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时,也逐渐采用了“听证会”的方式,征询群众意见,放手让民众参与决策。这种管理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不言自明,但是一旦失去程序的公正,以及出现监督的漏洞,再好的管理制度也将失去效用,沦为外在的花架子。

  关于听证会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但结果大多是开一次听证会,涨一次价。于是,在公众的印象中,听证会的代表似乎不能够代表民众的意见,而仅是决策部门的隐形代言。这样的听证会显然让决策机构甚为满意,而人民群众却是怨声载道,久而久之,听证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大打折扣。

  要摒除听证会流于形式的弊病,笔者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严格程序、加强监督、增加透明度。听证会听取的是民意,就应当面向广泛的人民群众。决策机关在进行民意征询时,应当将有关信息通过媒体平台予以公布,提高公众的知晓率与参与率,对于随机抽取的代表人员的相关情况也应当予以“晾晒”,以保证其资格的合法性和公正性。除此,对于各级听证会,人大、政协等也应该发挥职能,以严格的制度加强监管,从而推进公共决策的民主进程。

  “听证专业户”让我们看到了当前听证制度的弊端,更让我们看到了我国的民主决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办好听证会,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诚心和努力,更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有效监督,如此,听证会才能更趋于民主与科学。梁 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