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网晒各种雷人高温补贴:“津贴”竟是二斤绿豆

2011年08月03日 13:2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探访劳动者烈日下的高温津贴 部分单位一毛不拔

  在20位受访的劳动者中,超过一半人说单位安排了藿香正气液、酸梅汤等防暑用品,有5人能领到高温津贴,其中有两家单位按照300元/月的标准超额发放;不过也有单位不仅没发一分钱,连水都没发一瓶。

  不发高温补贴拿西瓜顶账 违规企业最高罚两万元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不少企业都拿饮料和茶叶当高温补贴,有些甚至还拿西瓜充数,真正能把现金发到职工手中的企业寥寥可数。

  “高温补贴我们一点都没有,顶多是每年最热的时候发一箱冰红茶。”中国银行秦岭路支行的一位职员告诉记者,今年到现在为止任何高温福利都没有发放,但是想想很多在户外工作的工人也没有,他还在空调室里工作,也就没太在乎。

  "高温津贴"竟是二斤绿豆 众多市民拨打热线投诉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来电告诉记者,自己在省城经开区某单位开巴士,每天从早上6时工作到晚上21时半,非常辛苦。在白天日照强烈的情况下,车内温度有时会高达四五十度。可是他领到的所谓的“高温津贴”却只是二斤绿豆,因此特别气愤。

  酷暑天网友热晒高温费

  该处工作人员解释,高温费,准确的说法其实是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今夏宁波市的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仍旧分三档发放: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6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30元,发放时间为4个月(6月-9月),这个数额比前一次标准提高了40元、30元、20元。

  记者调查:高温补贴你拿到了吗 农民工:忍忍就过去了

  据了解,广东人社厅5月底就发出通知,要求用人单位向户外工作者发放6到10月的高温津贴,标准是每人每月150元,要求各级劳动监察部门督察高温津贴发放。记者调查发现,在广东,建筑工地、保洁公司等处的农民工,今年拿到高温津贴的情况较为普遍,但很多单位低于省里规定的150元每月的标准。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一些与“国”字头沾边的交管、电信、市政维修等行业,户外工作的农民工待遇普遍较好。不但发放了高温津贴,金额也超过省里规定的标准。但是,这些行业工作人员也分三六九等,有些工程外包给其他公司,那部分农民工就不能享受到同样的高温津贴待遇。

  高温曝晒晒出的是特权福利

  面对这样的一个高温补贴或防暑降温费的发放现象,也就出现一个违背常理的问题。那些真正在外面战高温斗酷暑的纳税人,与高温补贴或防暑降温费的发放无缘。而那些靠纳税人养活的机关和垄断行业,到可以心安理得支取纳税人的这些补贴费用。

  一线工人很少拿到高温津贴

  连日高温,高温津贴成为现在职场讨论的热点问题。近日,省人社厅下发了《关于调整企业职工艰苦岗位津贴补贴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通知》中说:“7月1日起,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每日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10元以上。”

  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已经领取了高温津贴,一些环卫工人和建筑工人及一些小企业很少拿到补贴。

  盛夏炙烤一线工人 谁扣住了他们的“高温福利”?

  “小暑”过后,我国各地都迎来了每年最炎热的时节,而在高温下作业的劳动者是否获得“高温福利”得到广泛关注。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国只有部分省市制定了高温津贴发放标准,而由于此类条款的非强制性,真正能获得“高温福利”的劳动者仍是少数。专家建议,尽快普及高温津贴,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体现和谐社会人文关怀。

  高温津贴不能总成“良心活”

  仅具指导性的工资线都能变成“良心活”——能不能涨工资,能涨多少工资,全取决于老板良心的有无和多寡。以此类比,同样不具强制性的高温津贴,还会有别的结果吗?这些年,舆论一直呼吁高温津贴是权利不是福利。然而这个呼吁其实底气不足――没有法律保障,遑论权利福利?

  异化了的高温补贴需法律纠偏

  首先,从法律上来说,这一福利虽然在法律上有了规范,但只是建议,不具有强制性。我国《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是1960年颁布的,这个“暂行”就这样暂行了50多年,根本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要说为劳动者保驾护航。

  谁来填补高温关怀的“制度真空”

  要填补高温关怀的“制度真空”,从长远看,当然立足于立法提速;从现阶段看,或许可以“外力驱动”,先简再繁。

  高温补贴呼唤可操作性法规

  应对高温,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国家和政府尽到责任,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城市高楼林立,工人挥汗如雨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这样的现实让我们感到心痛。我们希望新的立法能够尽快通过,让高温福利真正惠及高温下的劳动者,并成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权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