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闪婚又闪离 专家称彩礼处置应具体分析(2)

2011年08月25日 10:19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连线法官-

  彩礼处置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案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是彩礼的处置及金额问题,厦门中院民一庭法官张南日介绍,彩礼在我国民间婚俗中由来已久,也是结婚过程中家庭的一项重大开支。对于持续时间较短的婚姻而言,彩礼的返还问题容易成为离婚时的争议焦点。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的,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其中(二)、(三)项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上述司法解释对离婚时彩礼的返还问题作了初步的规定,但由于现实生活中婚姻的情况和离婚的理由千差万别,仅凭有限的司法解释并不足以涵盖全部的案件情况。

  在本案中,夫妻双方虽然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也短暂地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女方就以感情不和为由离家出走,进而导致离婚,此时无论判决返还全部彩礼或无须返还彩礼都不一定合适。由此可见,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返还彩礼的问题应当结合司法解释的原则性规定和具体案情予以细化。除了司法解释所列的几个参考条件外,还可以把以下因素作为判决的考量依据:(一)彩礼的实际用途;(二)婚姻存续期间的长短;(三)离婚的具体原因和双方的过错程度。在实际判决中,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判决酌情返还全部或者部分彩礼,以使得判决更贴近实际和更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

  -记者观察-

  民俗适用切忌生搬硬套

  在民事案件的审判实践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习惯、风俗的采用问题。传统的民法理论一般也将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作为一项民法基本原则。在依法裁判的前提下,尊重各地历史形成的风俗习惯,是法院定纷止争、公正审判的重要裁判方法。

  但对于风俗习惯的认定和采纳,应当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普遍性,即风俗习惯在特定范围内被群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二是合法性,即风俗习惯不能违反现行的法律规定;三是现实可行性,即原有的风俗习惯在当今社会生活条件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采性。

  在本案中,一审将“双方当事人尚未举办婚礼,按照习俗不认为已经结婚可以共同生活”作为认定事实的一部分和判决的参考依据是不妥的。我国婚姻法将结婚登记作为法定婚姻的形式要件由来已久,婚姻法将法定登记作为缔结合法婚姻的唯一形式。在此情况下,继续将部分村民认为的“没有举办婚礼,不认为已经结婚”作为风俗予以采纳既不合法,也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记者 安海涛 通讯员 张南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阚枫】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