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环卫工人患病却遭辞退 弱者权益需制度化保障

2011年08月29日 17:2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倾向,这就是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中,重视资本和管理而忽视劳动。

  如果劳动权的实现缺乏制度性的保障,则劳动权制度化就是不完全的。尽快完善落实相关法律对劳动权益的保护。

  南京市鼓楼区的环卫工人石师傅今年初被确诊为帕金森氏病,在没钱看病的情况下,起诉单位索取加班费和医药费,却要面临被单位辞退的境地。鼓楼环卫所表示,辞退只是吓唬石师傅,既然石师傅已经起诉到法院,法院怎么判决环卫所肯定会怎么执行,钱肯定是会给的。

  据报道,石师傅和妻子两人辛辛苦苦在环卫岗位干了11年,单位从没和他签订过劳动合同。而今,因其患病,举步维艰,如果单位现在将他们辞退,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按照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是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当事人说他有11年的时间在用人单位工作,单位应该和他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合同,既然是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就不应该解除。然而,在工人权利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单位领导一句话就有权利决定一个环卫工的“生死”。笔者以为,对于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并不是社会对于他们的施舍,而是他们应有的权利。这不仅因为他们已经或曾经为社会作出贡献,还因为他们之所以成为社会弱者,是因为社会制度或机制的不尽完善所造成的。

  让普通工人有尊严地生活,如国际劳工组织所认为的,“体面的劳动”的提出,其意义在于它是一项反映了全体人民共同愿望的目标,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政策框架,它也是组织计划和活动的一种方法,并且它为外部对话和伙伴关系提供了一个讲坛。然而,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倾向,这就是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中,重视资本和管理而忽视劳动,已经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已经成为改革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紧迫需要。

  尽管多数人对工会目前发挥的作用不甚满意,但仍对工会充满期待。众所周知,国外的工会牛气冲天,并常常以罢工的形式显示威力,其发挥的积极作用不乏借鉴意义。主要包括:积极参与劳保立法和执法监督活动;利用三方机制(由政府、工会和雇主三方代表组成地方三方合作委员会)和集体谈判活动维护职工的劳保权益;参与企业和地方劳保机构的有关活动建立工会劳保监察体系等。西方的工会还经常聘请劳保专家协助工作,监察生产和环境安全,协调劳保信任人的工作帮助无力设置劳保信任人的企业开展劳保工作。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做到既要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又要起到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作用,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但无论是怎样的历史背景,工会与工人之间的距离都不应当存在,工会工作必须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才能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康芒斯认为,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制。如果劳动权的实现缺乏制度性的保障,则劳动权制度化就是不完全的。劳动权的实现以劳动权法定化为现实和逻辑起点,始终伴随着劳动权的法定化历程。因此,用人单位恶意规避劳动合同法的做法,既是对现有法制的规避,更是对法理的挑战。这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制度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尽快完善落实相关法律对劳动权益的保护。当务之急是,在新《劳动合同法》的框架内,规范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劳务制度,从规范政府权力入手,大力整顿市场秩序。(郭立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