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广州日报:公考重“德”不如破权力“堰塞湖”

2011年10月06日 13:3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即将启动。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录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今年将加大对考生“德”的考察,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将不得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新华网10月5日)

  对新考录公务员加强“德”的考察固然必要,但是,如果缺乏有效措施解决公务员队伍的“堰塞湖”效应,则此举意义大打折扣。

  公务员队伍的“堰塞湖”效应,主要是因权力部门机构臃肿、监督不力和出口不畅三方面因素造成的。机构臃肿,势必导致人浮于事、滥竽充数,降低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监督不力,则一些在品德和能力方面有严重欠缺的公务员也难以被及时发现;出口不畅,使得一些即使已暴露出严重问题的公务员也不能被及时清除出去。如此一来,公务员队伍中的“不合格品”不仅得以长期存在,而且他们本身会形成“帕金森”效应。

  管理学上的“帕金森”效应,即一个不合格的管理者会倾向于招徕更多比自己差的人来帮助自己。这就会导致更多不合格公务员留任。公务员队伍不能及时排污净化,势必会成为大染缸。

  由此,纵然严把公务员进口关,加强“德”的考察,保持源头活水,也难改“堰塞湖”污染。一些原本品德纯正的公务员蜕化变质,成为新的“污染源”。更何况,“德”的考察本身缺乏明确具体的标准。

  资料显示,从1996年实行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以来,到2003年共有19374名公务员被辞退,平均每年不到2500人,辞退比例仅为0.05%,远小于企业员工5%到15%的淘汰率。这说明,公务员队伍的“出口不畅”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对一些失职渎职官员的处理往往难以到位、有的严重失职渎职官员往往很快就“神奇复出”,使得公务员队伍“堰塞湖”效应更显突出。

  只有深化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强化监督力度和“清淤”力度,畅通公务员队伍的“出口”,使不合格的公务员难以滥竽充数,才能破除“堰塞湖”效应,使得公务员队伍本身成为一个能够让人在公共服务过程中净化心灵、提高自我品德修养的场所,真正做到所谓“公门里面好修行”,那么,纵然公务员的“进口”宽些,人们也不必过于担忧,这反而更有利于广纳人才,提高公共服务整体水平。邓清波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