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专家:城管柔性执法应不分男女

2011年11月03日 15:2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亮点

  不做“花瓶”,该处罚时不手软

  家住黄埔的市民李先生表示,他看到女子特勤队整齐地排成一队巡逻,担心这是作秀,“恐怕形式多于实际”。网络上也有类似的声音。网友“莫浪废名”担心:“女子城管会不会只是个花瓶?”

  这种担忧其实并非空穴来风。日前,网上也传出了5年前成立的上海女子城管巡逻队解散的消息。据报道,该队解散的原因主要是女性队员的柔性执法遭遇现实尴尬。“对于女性城管队员,大多数非法乱设摊的摊贩并不‘买账’,依旧我行我素,女子队员也无可奈何,难以发挥劝导作用,只能作为巡逻队伍出现。时间一长,就变成了‘花瓶’。”

  对此,丁岩表示,广州城管女子特勤队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创新上”层面上,它有明确的工作职责,要拒绝当城市管理的“花瓶”和摆设。“老百姓要看到的是整齐有序、管理有章的城市坏境,而不是风景线。”

  广州城管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其执法方式是教育劝导为主,不能理解为说说而已,做做样子,视而不见,对拒不听从劝导,一意弧行肆意违法的人,必要时同样该处罚时就处罚。

  ▶专家点评

  城管柔性执法应不分男女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认为,广州城管近年来一直在提倡柔性执法,防止野蛮执法、粗暴执法现象。由于在公众的印象中,女性无论是在外表还是性格方面,都具有柔性的特点,成立女子城管队伍也是契合柔性执法的理念的。并且女子城管执法,也更容易为执法对象接受,譬如乱摆卖的小贩,如果遇上女子执法队员,他们即使要动粗也不好意思。这些都有利于改善城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彭澎还注意到,目前重组的女子特勤队,不仅仅是在性别上做文章,同时注重提升她们的内涵与素质,这些队员都具有高学历。这支特勤队伍在城市形象窗口执勤,既可以对乱摆卖的商贩形成压力,也能改变城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具有合理性的。

  不过,彭澎也指出,柔性执法不是简单地以性别论,柔性执法并非等于女性执法,事实上,它所指向的是城管执法方式与工作手法。他总结说,首先,柔性执法不分男女,男性城管也要柔性执法;其次,男女有别,女性参与执法有其优势,男性执法也有其必要性,特别是在采取强制措施时,如强拆违建、驱赶乱摆卖的小摊贩,由男队员执法则更加合适。

  ◎纵深

  以柔济刚折射城市管理新理念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矛盾易发、多发。城管作为一线执法队伍,直接与市民、小贩接触,二者矛盾尖锐,往往容易发生冲突。

  城管女子特勤队的成立,是广州摆脱城市管理困境的策略之一。

  传统上,城管的管理手段往往是以围堵治理式管理为主,管理目标也集中于治脏、治乱、治差。而去年亚运期间,女子特勤队灵活运用“说、劝、引、帮”等柔性执法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和纠正违法行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巡查过程中,执法相对人普遍接受这种方式并能自觉纠正违章行为,避免了矛盾冲突的产生,拉近了城管执法人员与市民群众的距离。

  这种管理成效的取得,得益于管理理念的转变,围堵治理的方式已逐步让位于教育式服务,而管理目标也转向了做细、做优、做靓。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就认为,成立这支队伍,表面上是为了树立城管的新形象,而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城市管理理念的转变,从原来的围堵式治理走向了教育服务,以缓解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城管女子特勤队的恢复组建,其意义已经超越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更多地肩负着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探索后亚运时期城市管理工作思路的重大使命。”丁岩如是说。

  近年来,广州在城市管理理念上屡有突破,不仅仅成立了女子特勤队,还设立流动摊贩疏导点,一改以往对小贩的围堵治理方式,逐步走向疏导和服务。从管理到服务,折射出的是城市管理的新理念:城市不仅仅需要刚性的管理,也需要柔性的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 刘可英 见习记者 黄少宏 通讯员 张运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