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新民晚报:联合执法要让恶意欠薪者“长记性”

2011年12月07日 15:53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人社部、发改委等九部委召开会议,要求确保明年元旦春节前农民工工资基本不拖欠,对于劳动报酬争议10人以上事件7天内结案,人均涉案金额超千元将挂牌督办。

  对农民工而言,一份打工钱就是他要带回家的全部希望。但问题是,每至年关,总有那么一些单位和企业,以无情的欠薪打掉农民工回家前内心的一点温暖和尊严,把农民工逼上讨薪之路。九部委联合执法,让被欠薪的劳动者有了年终前拿到薪酬的指望,是一项深得人心的举措。

  事实上,九部委出台这项举措之前,本就有恶意欠薪罪、欠薪保障金制度等法律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因为有的欠薪案件额度较小,有的对劳动报酬双方还有争议,加上企业主有一种“欠他玩得起”的普遍心理,导致维权能力较弱的农民工难以达到讨薪心愿。为了增强维权的力量,部分农民工往往会自发地组织起来集体讨薪。在僵持中,有些“老难题”就转化为矛盾诱因,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就很难避免有些矛盾会升级,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联合执法,其意义就在于解决平时监管未能解决的问题。

  九部委出台规定为农民工讨薪,这次执法行动能否成功,关键还看执法力度。如何把讨薪执法落实到位,九部委给各地开出了“药方”,一是限时处理集体劳动报酬争议和小额争议;二是设立法律援助点为农民工维权无偿服务;三是动用工资保证金和应急周转金迅速解决因拖欠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四是,10人以上集体劳动报酬争议,当天立案并在7日内结案,人均涉案金额1000元以上案件,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挂牌督办。应该说,如果这些措施能落实到位,其效果是可以预期的。但问题是,用什么来保证执行力?有“史”可鉴的是,自去年以来,人社部等四部委组成联合督查组赴津、冀、辽等10省检查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并为农民工追发了一批又一批工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欠薪企业数量、涉及劳动者人数和欠薪金额,都比往年有所下降。可见,出台相关规定还不够,九部委仍需接力督查。

  值得一说的是,各地解决欠薪问题时,在借助法治力量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为。如能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教农民工学会依法维权,打击一些企业主的恶意欠薪行为,让他们为自己的恶意拖欠付出代价,他们才可能“长记性”。另外,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也能更好地把依法维权的理念植入农民工这一群体,避免非理性讨薪行为。  

  把欠薪从企业主的口袋弄进农民工的口袋,这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利益问题。它事关“三农”,事关留守儿童的教育,事关劳动者的尊严,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用什么样的执法力度保证该谁的归谁,这在年关前,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秦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