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民间反扒联盟运作遇尴尬 警方:不支持也不反对

2011年12月16日 13:04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满腔热情到迷茫纠结——民间“反扒联盟”还能走多远

  11月初,徐州市民姚小军在某网站论坛上发了一个主题为“徐州义务反扒联盟”的招募帖子,引起徐州网友的关注,目前已有数十位市民加入这一民间反扒联盟QQ群,并志愿成为“反扒会员”。

  然而,12月14日采访姚小军时,他的回答却让记者感到意外:“我已经把‘盟主’的头衔让给别人了。至于反扒联盟,下一步怎么走,大家谁也说不清。”

  反扒联盟曾受热捧

  1个多月前,姚小军一辆新买的自行车在公司楼下不见了,这是他和家人第三次被小偷“光顾”。

  几度思量之后,姚小军于11月1日在某网站“彭城社区”发出了“招募反扒联盟队员”的帖子,“建此联盟,不为任何利益,不为任何名分,希望广大有责任心和男子气概的人加入……”

  让他欣慰的是,“招募令”赢得不少徐州网友的跟帖认可,更多的人直接通过帖子中公布的QQ号,申请加入了反扒联盟群。

  被招募的队员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被扒手偷过。魏红是第一个积极回帖并响应的人。刚刚毕业没一年的魏红,一次站在公交车上和同事聊天时,感觉口袋略微动了一下,当时没在意,下车后就发现手机没有了。

  “扒手最高兴的就是,大家都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网友“钢铁战士”表示,他之所以要加入这个联盟群,不是心血来潮,“希望真的能去抓扒手。”

  “目前有30多人了,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姚小军坦陈,看到网友参与劲头很大,他一度十分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反扒未捷反遇尴尬

  事实上,姚小军的反扒联盟自成立到现在,基本处于招募队员的状态,真正上街反扒只有几次,且无任何战果。

  “热情是一回事,具体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对于自己的主动“退位”,姚小军直言,当初发起成立联盟有些“意气用事”,如今除了不愿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比较“悬”的事情之外,更多的则是民间反扒面临的一系列棘手问题,实在令人难以招架。

  李军,是姚小军的生意伙伴,也是姚小军组建反扒联盟的坚定支持者。李军介绍说,反扒行动运作起来,其难度超乎想象,章程制定很难,大家的意见始终不统一。比如反扒时,遇到小偷反抗,大家还不还手?出手重,伤到扒手,后果怎么承担?退一步讲,万一反扒队员受伤了,即使是轻伤,治疗费用如何出?谁来负责筹集保障反扒活动的经费,以什么名义来筹集?

  网友“钢铁战士”还曾致电当地警方,希望他们能提供反扒技术培训,但至今未果。

  民间反扒路在何方

  民间反扒,是否合法?是不是值得推崇的伸张正义之举?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部分徐州市民。大多数人表示支持,认为反扒队员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有关部门应该大力支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彭城书院院长汉风认为,现有警力显然无法关照到城区的每一个角落,民间反扒力量正好是一种有益补充,市民需要这群富有正义感的热心人。

  但警方却持审慎态度。“我们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专业从事反扒工作的徐州市刑警支队某负责人表示,“民间反扒队伍的正义感和热情,值得肯定,但成立民间反扒组织的客观条件其实并不具备。因为反扒队员不仅经验欠缺,也没有必要的经费保障,更关键的是,既没有执法资质,也没有执法依据。”

  有律师认为,“民间反扒组织首先应该找到一条合法的出路。”热心反扒的市民联合起来并形成一个民间组织时,应当到有关部门登记,经过法律程序确定,取得合法地位。(记者 王佩杰 通讯员 王 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