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南京事业单位职工将统一进社保 涉及15万人(图)

2012年01月12日 09:58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我们也纳入社保了  张叶绘
我们也纳入社保了  张叶绘

  南京15万事业单位职工统一进社保 单位缴费比例为23%,个人缴费6%

  记者昨天从市人社部门获悉,《南京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今年元月起实施,南京市11万事业单位职工及4万多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将统一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以确保南京市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不再受单位经济效益好坏影响,将过去由单位发放改为由经办机构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实行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确保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新规

  “办法”适应哪些单位?

  涵盖市属所有事业单位

  新《办法》涵盖了南京市所有事业单位,包括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身份、实行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南京市属及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栖霞、雨花台等区属事业单位为参加市本级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原浦口、原大厂已参加市本级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区属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可继续参加市本级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县级统筹区(含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由县级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制定,原则上与市同步实施。

  用人单位中的事业编制内工作人员(以下简称“职工”),应当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凡公开招聘、调入、聘用职工时,应当自职工起薪之月起,凭“进人计划凭证”等材料为其办理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手续。参加养老保险的起始时间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及职工应当自1994年1月1日起;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及职工应当自1996年1月1日起;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及职工应当自2012年1月1日起。上述单位中原为聘用合同制干部身份、合同制工人身份的职工,应当自其参加工作之日起参加养老保险。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按国务院规定执行。

  缴费情况有何变化?

  基数、口径、比例有变化

  《实施办法》调整了单位缴费基数,将原来按“双基数”(即职工个人缴费基数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总额两项之和)征缴改变成按“单基数”(按职工个人缴费基数)征缴;调整了职工个人缴费基数,将原来按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口径调整为按职工本人实施绩效工资后的工资总额;调整了缴费比例,单位缴费比例为23%、个人缴费比例为6%。建立职工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费记入个人账户。

  工资总额包括职工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以及其他工资性收入等。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的标准核定;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其占绩效工资规定的比例核定。

  用人单位每年应按规定向经办机构申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在规定期限内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未按规定申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由经办机构按该单位上年度缴费基数的110%确定应缴基数。用人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经办机构按规定征缴。职工以本人工资总额为缴纳养老保险费基数;用人单位以职工的缴费基数总额为缴纳养老保险费基数。

  职工应当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从其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建立职工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费记入个人账户。  养老保险如何支付?

  退休时缴费满10年的按月领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按月领取养老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养老金的项目和标准,按国家和省规定的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政策执行,包括基本离退休费、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和按绩效工资政策规定执行的生活补贴等。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新的《实施办法》将实施绩效工资后的江南八区退休人员待遇全额纳入养老金支付范围,还将原来由单位支付的职工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也纳入支付,并全面实行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

【编辑:张志刚】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