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香江漫话:香港“书生”潘耀明的文缘往事

2011年07月20日 01: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7月19日电 题:香港“书生”潘耀明的文缘往事

  作者 李琳 贾思玉

  他是身兼作家、出版家、媒体人的多面手,被喻为“香港文化圈的宋江”、“《明报》最后一个书生”;金庸与他亦师亦友,萧乾是他的忘年交,钱钟书不仅破例接受他的面访,更在信中称他“才人”;以文会友时,他多以笔名“彦火”自称……作为《明报月刊》总编辑、香港作家联会会长,他则亮出 “潘耀明”本名。

  透过7月于香港城市大学进行的“现代文人书画手札特展”,潘先生把个人珍藏的名家书画、信札、手稿供之于众,由上世纪70年代以迄于今有100多件,这只是他藏品的三分之一。这些珍品的作者包括巴金、萧乾、俞平伯、沈从文、茅盾等数十位文学大家,也有饶宗颐、金庸、余英时等香港及海外作家、学者。

  潘耀明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做中国作家研究,曾出版50万字的文学评论集,又主编过文学及文化杂志,在与文化人的交往中收集了一些墨宝、手迹。

  “第一个当面访问到的是诗人艾青。”潘耀明对中新社记者回忆道,1978年,艾青刚从新疆回北京,尚未正式平反。他登门寻访,和艾青伉俪聊得很愉快。临走,艾青从床底摸出一个西瓜送他,说是从新疆带回来的。自此双方一直保持通信联系。

  至于钱钟书何以会对他敞开家门,潘耀明也说不清。在1981年的访问中,古稀老人钱钟书与30多岁的潘耀明谈笑风生,妙语连珠。“您的作品是高品质,这几乎是公认的了。”“有位法国作家曾讲过,写文章好比追女孩子。假如你追,究竟是喜欢容易上手的,还是难上手的?这是一个诙谐的比喻。”

  潘耀明说,当时有机会访问当代作家,并订正坊间一些资料的谬误,是“占了时间的便宜”。他形容这些作家好像“文化大革命”后的“新出土文物”,各地读者对他们的状况充满好奇,作家们也乐于多争取写作和发声的机会。

  他也承认“占了地利的便宜”。因彼时香港称得上是一个海内外作家的中转站,许多文人在此驻足畅言。“香港肩负着中外、两岸文学的交流桥梁的角色,她的地位和重要性没人可以取替。”

  潘耀明能够在海内外广结文缘,人脉深厚,与他本人具有礼赞时贤、珍重情意的文人情怀亦不无关系。他周身散发文质彬彬的书生气,却又自言“专做人家不敢做的事”,比如让88岁高龄的俞平伯如愿来港,比如在出版社任职时策划了15套文丛,从古到今、从内到外组成“世界华文文学大观”。

  1991年起执掌《明报月刊》,潘耀明依旧执着守望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他提及这本杂志的创办人金庸,称他是古今中外无出其右的作家、报人和企业家,在浮躁的商业社会中追求真才实学。

  以金庸为师的潘耀明每日在四壁皆书的柴湾办公室里醉心文学、编辑、出版,与“中环价值”并行不悖。(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